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秀水镇:扎实做好“小窗口” 高效服务“大民生”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4-08-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秀水镇依托省四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创新“三站三化三提升”特色便民服务模式,以“秀水政务事,最多跑一次”为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奋力争当区域政务服务“排头兵”,全力打造村(居)民家门口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建好三个“一站式”,全力服务群众“再近一米”

 

一是“一站式”中心办结。梳理省市赋权和委托下放的415项行政权力,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持续提升片区便民服务质效,日均办理业务180余件、服务企业和群众300余人次。成立全市首批企业服务(培育)中心,集中进驻职能部门,整合多项业务办理权限,年发放营业执照3000余本、办理医保13000余件、养老保险7000余件。二是“一站式”窗口受理。积极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办理机制,增设窗口“引导员”1名,开设综合窗口5个,设立超级柜台自助服务终端4台,建立“人工+自助”双服务模式,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办理方式,真正做到业务透明、服务高效、办事便捷,综合窗口每年年均办结公共服务事项24000余件。三是“一站式”延伸代办。以“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为准则,持续延伸服务触角,形成“1个中心+21个服务站+N名代办员”的便民服务网络,把办事窗口延伸至需求一线,“零距离”服务办事群众,有效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截至目前,全镇共配备33名专兼职代办人员,累计提供帮(代)办服务1800余次。

 

抓好三个“标准化”,高效服务群众“更精一寸”

 

一是受理事项“标准化”。制定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4条,公示事项名称、办件类型、法定办结时限等要素。安装横式触摸排号查询一体机1台,实现排号、办理进度一键式查询。合理设置饮水休息区、免费打字复印区和排号等候区等便民区域4个,高标准制作样表系统、排队呼叫系统等智能引导系统5个,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二是办理流程“标准化”。每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2次,不断夯实业务基础、精进业务能力,以标准化业务办理,全力营造更快速度、更暖人心的政务服务体验。针对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等备受村(居)民关注的重点事项进行梳理整合,编制《养老保险办理服务指南》等5种办理流程明白卡,做到办理流程“一眼可知”。三是管理制度“标准化”。制定镇便民服务中心监督考核制度12条,实行人员AB岗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亮牌亮证上岗,确保服务不打烊、不敷衍、不拖延。明确“由谁来办、怎么去办、何时办完”的事项办理路径,严格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要求25条,用制度和管理织密便民服务网。

 

做好三个“大提升”,靠前服务群众“多想一步”

 

一是政务公开助推知晓率提升。在政务大厅设置立式刷屏机1台,滚动播放政务信息80余条,并在政府公开栏定期公开重点政务事项35项,切实保障政策宣传到位、服务落实到地。践行“干部下基层、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工作理念,在全镇设立6个集中宣传点,制作政府便民信息册1200余份,涵盖教育、医保、社保、惠企政策等群众和企业高度关注领域,增强政务公开“能见度”,更好服务群众和企业。二是网上办理助推数字化提升。积极融入“互联网+”发展格局,梳理拓展“网上办”“掌上办”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打破现场办理、实地办理的局限,借力“i绵阳”、“绵企通”政务服务网和“云上秀当家”便民小程序等平台,办理各类服务600余件,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30%,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足不出户”。三是督导回访助推服务力提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投诉、反馈问题,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政务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建立服务满意度台账,将群众对业务办理的满意度纳入业务窗口年度考核,倒逼业务人员优化办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回访800余人,满意度达98%。

 

 

(潘孝江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