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四川省梓潼县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地方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影响。梓潼农商银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秋粮生产和农业抗旱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农信联社、绵阳办事处金融助力防旱抗旱部署,依托人缘地缘优势,组织支行网点提供专属服务、开辟爱心通道,组织干部员工走村访户、摸排问需、纾困解难,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普降抗旱“及时雨”。
快速响应,下沉摸排“一线需求”。“你们来的真的太是时候了,我真的还需要点资金更新下我猪场的设备,今年这个天气真的太热了,生猪很容易得这个高热病。”刘某某是梓潼县自强镇的生猪种养大户,养殖生猪规模近1200头,面对入户调研的梓潼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他表达了申请5万元资金购买养殖设备的需求,了解到情况的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四川农信全流程线上办理的智能贷款产品——蜀信e智能小额农贷,不到15分钟,5万元贷款就到了刘某某的账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旱情发生以来,梓潼农商银行快速响应,立即部署落实16支160余人的旱情摸排小组,深入全县16个乡镇162个村逐户摸牌旱情影响及客户融资需求情况,收集并建立旱情客户档案3765户。下沉人员、资金和服务,畅通线上线下办贷渠道,为178户种养殖客户发放抗旱贷款893万元,以充足的信贷资金助力抗旱保收。
上门送贷,抗旱资金“足量供应”。在仁和镇檬桠村,梓潼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郑时正在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果园这一季沃柑的挂果情况。檬桠村之前是梓潼县脱贫攻坚中确定的贫困村,也是梓潼农商银行“万企兴万村”的结对村,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功脱贫摘帽,成为了绵阳市乡村振兴重点村。
“这片果林今年的挂果情况非常好,果子的数量、质量都是很喜人的,你看嘛,这些树上都是结的满满当当的,得亏你们农商银行对我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贷款支持,我们在山顶修建四口蓄水池,所有果园都铺设了滴灌系统,今年我们基本上没受到旱情的影响。”仁和镇贾镇长向大家介绍到。
檬桠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府统一规划下,依托地缘优势重点发展柑橘、蔬菜种植产业,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村民的形式,帮助村民规划产业、发展产业、致富增收,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都受困于资金,梓潼农商银行主动找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并发放贷款30万元,为全村13户新增发放贷款134万元,用于修建蓄水池和灌溉系统。依托水源优势,檬桠村发展海椒70亩、玉米套种大豆200亩、果园680亩、水稻160亩,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净利润预计可达1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500元。
截至8月末,梓潼农商银行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4.2亿元;向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1465万元,向全县农户授信6.8万户、授信金额79.9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2.28亿元,有力支持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畅通渠道,服务直达“最后一米”。“天气太热了,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上街去了,我这个农综站的业务一下子就繁忙起来了”,农综站的张大姐边帮客户取款边对身旁梓潼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说。
“你们这个农啥子站真的还是好,把你们银行都搬到我们村上来了,取个款走几步就办了,再也不用去镇上了”来办理取款业务的客户笑着说。“人家农商银行这个机器安逸的很呢,除了取款,贷款业务也可以在这申请”,张大姐笑着抢过话头向大家介绍到。
梓潼农商银行持续推进农综站建设,不断完善站点布局,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将群众抗旱防旱急需、急办的贷款申请、放款、还款等业务在农综站代办,在手机银行直办,大大缩短等“贷”时间。
截至8月末,全县累计建设农综站站85个,提供各类金融、非金融服务46项,累计服务2.3万人次,完成各类交易7.9万笔,让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优质、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川农信梓潼农商银行 赵玥、董永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