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乐安镇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活动开展为重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两级组织架构体系。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相应设施、有管理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宣传氛围”的标准,规范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3个,分别由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所(站)长,配备文明实践专(兼)职人员16名,及时收集上报群众需求信息,结合实际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服务阵地。采取“1+N”模式积极打造文明实践工作阵地,“1”即以镇村(社区)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N”为综合文化站(点)、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小学校等各类阵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线,打通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搭建多个志愿服务平台。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收集群众需求,完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阵地,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惠民”“创业科技”“体育健康”“法制宣传”“网络文明”等志愿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壮大文明实践工作队伍。积极吸收基层单位业务骨干、企事业职工、“五老”人员、新乡贤以及热心公益、拥有特长的群众,组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1支,村(社区)志愿服务队13支,应急、医疗卫生等专业志愿服务队4支,积极探索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精准化。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立足本地实际,以及群众所思所盼,组织引导志愿者每月开展不少于5次的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月月有安排、次次有主题”。截至目前,各所(站)已累计开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文明交通劝导、关爱老人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