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盐亭联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扶贫的工作部署,始终把金融扶贫工作作
为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加大对贫困农户、扶贫经济组织的信贷投入,大力支持产业扶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截至目前,已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评级授信面达100%,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167笔,贷款金额5369万元。截止2017年末,我联社项目扶贫贷款10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7445万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0616万元,其中扶贫小额信用贷款7201万元。带动5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县域内36个乡镇ATM机布放覆盖率达到100%,456个行政村EPOS、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极具布防覆盖率达到100%。
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评级授信
一是全县基层网点客户经理通过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化被动为主动,化分散为集中,进一步提升金融需求的对接效率,得到了广大贫困户的好评。该社严格按照精准扶贫“五看五定”的工作要求,走乡串社、逐户采集贫困户信息,按村和小组建立评级授信台账,对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彻底调查摸底,对今年重新精准识别的11537户贫困户全面开展评级授信,做到贫困户评级授信面达到100%,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满足率达到100%;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把贫困户评级授信与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该社开展以村为单位,及时公示农户评级授信结果,并逐户上门张贴“金融精准扶贫明白卡”,让贫困户充分知晓自己的评级授信情况。三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县联社印制小额扶贫贷款宣传折页,供村民学习了解相关国家政策;在村民委员会树立示范基地宣传牌,大力宣传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基地等相关工作;利用村民在助农取款点办理业务、在金融夜校学习、驻村第一书记走村串户等途径,大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
二、因户制宜,拓展产业扶贫渠道
县联社按照贫困户劳动能力和意愿、创业意愿、融资需求等进行细分,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划分为“创业需求型贫困户”、“就业需求型贫困户”、“受益型贫困户”及其他贫困户四类,因户制宜,进行分类扶持。对“创业需求型贫困户”,给予最高5万元、最长期3年的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其自主发展产业;对“就业需求型贫困户”,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带动其脱贫,在风险可控条件下,按每带动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最高5万元扶贫贷款的标准,支持扶贫带动经济组织发展;对“受益型贫困户”,采取“合作社+贫困户”、“优质客户+贫困户”等模式支持贫困户入股优质客户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
产业扶贫造血、金融扶贫输血。县联社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立足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等组织,进一步增强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扶贫思路,变直接发放的“一对一”扶贫为多方合作的“差异化”扶持,持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项目+农户”等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了贫困农户增收、公司发展增效双盈。今年来,采取贫困户入股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方式,信贷支持了嫘祖酿造、德生皇食品、嫘祖凤凰园家庭农场、八角花椒专业合作社、麻秧天水缘等9户龙头化产业企业,共计发放扶贫贷款3506万元,带动707户贫困农户脱贫奔康。
三、党建引领,助推金融脱贫质效
依托第一书记,县联社向对口帮扶的高灯镇麒麟村派驻第一书记,专职负责金融扶贫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吃住在村、入户走访、深挖村情,了解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带领该村群众发展生产、创业脱贫;此外,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县联社对该村26户贫困户全部落实定点帮扶人员,帮扶人员为贫困农户送去大米、棉被、食用油、电饭煲等价值万余元的生活物资。截止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13 户贫困户授信47万元,发放小额扶贫信用贷款9户金额42万元。
依托双基共建,县联社开展“发挥金融合力助推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活动,设立驻村金融村官,“金融+夜校”、“金融+产业”、“金融+教育”等模式在全县遍地开花。金融村官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聚合力,打通贫困户脱贫的金融通道。在黑坪镇薛家村,金融村官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惠农信贷产品及政策进行宣讲,老百姓认真听着并就疑难问题向金融村官提问;在八角,八角分社支持贫困户入股当地的花椒合作社和百合花基地,免费为贫困户送去种养殖书籍并请种养殖大户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在营业部,按照县联社“助学一人、脱贫一家、影响一村”的助学扶贫理念,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助力28名寒门学子梦圆象牙塔。
四、整合资源,搭建扶贫服务平台
一是创建金融扶贫示范村。县联社制定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工作方案,将高灯麒麟村、八角人民村、麻秧天水村建设成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动态掌握贫困农户最新融资需求,协助建立“一户一档”的贫困农户金融服务档案。二是提升支付结算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和新增的助农取款自助设备,积极拓展金融扶贫服务站办理小额转账、助农小额取现、补贴发放等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实现贫困农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金融业务。截至目前,在辖内456个行政村全部布放EPOS、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极具,在贫困村累计布放POS、EPOS机具88台,实现行政村社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五、2018年金融扶贫重实效
2018年该县联社将继续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县域金融主力军作用,秉承“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态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工作目标
一是该社按照上级机构、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等相关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有序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二是有序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着力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到人,根据扶贫办、人行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名单,及时对新增建党立卡贫困人口进行评级、授信,100%满足授信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三是统筹用好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扶贫贴息资金,继续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本年计划投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80笔,1500万元。积极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四是完善扶贫机制建设,做实风险防控。
(二)、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满足精准扶贫融资需求。继续推广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积极与政府对接,继续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做好风险防控。二是继续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教育扶贫。进一步与教育部门对接,优化办贷流程。三是推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产品创新,鼓励企业以吸收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四是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严把客户准入关,加强贫困户身份识别,防范冒名、顶名风险。加强对贫困户经营产业的监督和指导,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及贷款期限,防止期限、额度不合理产生还款风险。
(三)、保障措施及考核措施
一是加强风险补偿金管理,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监测,严格按签订的协议最高放大10倍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明确7:3的贷款损失风险分担比例,对分险基金不足时要及时补充。二是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严格按照盐亭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的《盐亭县关于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方案》以及该社与盐亭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扶贫小额信贷“政银”合作协议》相关条款申报贴息。三是加强存量扶贫贷款管理,切实避免因为结息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形成逾期,严控不良率。
为保障金融扶贫工作有序开展,该社将在2017年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金融扶贫考核办法,由县联社主任作为金融扶贫工作分管领导,指定信贷管理部作为金融扶贫工作承办部门,负责指导全县金融扶贫特别是信贷方面扶贫工作。(作者:黄胜 尹健 刘月波 苏志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