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镇地处绵阳市游仙区中心腹地,辖内共2个社区居委会,24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人口4.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万人,贫困户共265户,贫困人口达551人。游仙联社魏城分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深知金融精准扶贫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为魏城镇的脱贫致富工作推波助力;“走出去,引进来”,将农信产品呈现在每一位基层群众面前,让每一位基层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将金融服务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为更好、更快地搞好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精准评级,全面满足贫困户信贷需求
魏城分社与乡、村两级干部组成调查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脱贫途径、贷款意愿等信息;主动与镇扶贫办衔接,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动态、贫困户信息和贷款发放进度等情况实行资源共享,并及时协商解决扶贫贷款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不懈努力,确保做到了“将评级授信证送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家里,每一位贫困人手中”,让贫困户感受到信用社对他们的关心的温暖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诚心。截至2017年5月,魏城分社对符合条件的143户贫困户授信金额共达225万元,现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34.3万元,结息率为100%。
二、牵线搭桥,农户贷款滋润扶贫土壤
家住魏城镇青杠村一组的罗映福原本是场镇某一小馆子的厨子,一直都有开店创业的梦想,苦于资金有限,家中老小又均需照养,老板梦一直没能实现。当魏城分社的客户经理下队为老百姓讲解金融知识,宣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时候,“卡贷通”3个字引起了老罗的注意。通过客户经理详细地考察了解,很快,5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给予了老罗。通过这5万元的启动资金,老罗购买了一辆二手解放牌轻型仓栅式货车和几套座椅板凳,开始了下乡做厨生意。得益于老罗精湛的厨艺和不懈的努力,罗厨子的生意越做越大,品牌越做越响,前年老罗将自家房屋重新打造成“万福农家乐”,在下乡做厨的同时也承接各类宴席,按每人每天50到100元不等的日薪聘请多名本村在家待业农妇在农家乐中洗碗、做菜,解决多人“零收入”问题,帮助更多的人脱贫,也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老板梦”。今年2月,因为老罗的讲信用和“万福农家乐”的良好经营,针对农村房屋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现状,魏城分社主动营销“微贷-商户保证贷款”产品,通过申报小企业金融部后为其授信商户保证担保贷款30万元,现余额26.5万元,还款情况正常。截至2017年3月底,魏城分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余额达2850万元,客户数达1185户。
三、转变方式,创新模式助力脱贫致富
过去,苦于农村片区多数房产无产权,不能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额度又有限,魏城分社贷款投放难以发展,如今游仙联社创新开发“才升道”、“金土地”等特色产品,使用土地承包权抵押、政府财政补贴担保、工职人员担保、商户担保等担保方式同样能办理贷款,重信用、轻抵押、额度大。魏城分社抓住机遇,加大宣传,截至目前共投放“金土地”贷款110万元。同时坚持“扶贫更需扶志”的原则,扶贫方式由“输血”改为“活血”,为待业家中的不良贷款客户介绍到贷款农场、农家乐工作,要求所得部分工资用于归还不良。如此,既为企业带去生产力,也为困难农户解决“零收入”问题,还收回了冲、核销、置换多年的“死贷款”,实现多赢局面。2017年1季度,魏城分社利用春节收贷黄金期共收回冲、核销贷款12万元,处理置换贷款18万元。
四、智力扶贫,全力加强科技金融扶贫渠道建设
过去,诸如庐山村、铁炉村等离场镇较远的村民领取良种补贴等款项,要走10余里山路,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有了金融便民服务站,家门口就可以取钱了,还可以查询账户,领取粮补、低保、新农保等涉农补贴,办理简单的存款、取款、转账业务。目前,游仙联社已在魏城镇26个行政村(社区)布放金融EPOS机40余台,覆盖率达100%。依托新一代互联网金融平台“蜀信e”,魏城分社到农户家为老百姓讲解新一代电子银行,“手把手”式的教学让农户体验到转账汇款、手机充值、自助还贷放款等金融服务。铁炉村书记涂先国就是一名手机银行忠实的“粉丝”,经过客户经理体验营销之后,卡贷通、充值缴费样样都会。更是在全村党代表选举换届、两学一做主题大会上亲自为全村党员代表演示手机银行操作,以自己亲身为例讲述手机银行自助贷款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并提出向更多的老百姓宣传推广“蜀信e”,让大家都来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到2017年5月,魏城分社投放自助存取款设备达7台,手机银行有效户约600户。(黄胜 卿科文 苏志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