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农喜获丰获 (何发培摄)
□ 本报记者 赵斌
近日,三泉乡38岁的农场主白飞龙意气风发地对记者说,“养猪就有沼气原料,有沼气就有了有机肥料,有了有机肥料就能更好地种地、种果树。生态循环农业有搞头。”
近年来,梓潼秉持“让资源在流动中增值”的理念,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内循环、工厂化、三沼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截止目前,梓潼建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67万亩,实现产值32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76%。
内循环
助力家庭农场降本增收
镜头一:来到三泉乡丝公村泉源农场,农场主白飞龙正在猕猴桃园忙着修枝、嫁接,树间空行堆积着风干的猪粪。近年,白飞龙流转土地近2000亩,建起了包括标准养殖场、优质红芯猕猴桃基地、优质稻基地等在内的家庭农场。
走进农场A区,消毒池、正大550代养场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齐全。圈舍内外,一点臭味都闻不到。正大550代养场和猕猴桃园之间,还建了沼气池和一套集中供气装置——粪污经沉淀过滤发酵,产生沼气除自用外,还满足了40户村民集中供气,沼液经稀释加压后,通过管网用于果园自动喷灌。
白飞龙告诉记者,去年农场出产的“异珍源”猕猴桃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因个大、色鲜、汁多、味美,在淘宝网上每公斤售价达35元。
去年,泉源农场还生产无公害大米16万斤、红芯猕猴桃75万斤,年出栏生猪3000头,实现产值450多万元。同时,“适度规模经果园+适度规模养殖场+沼气+沼液灌溉”的内循环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节约成本近20万元本。
链接:要循环、要效益,首先是要规模、要导向。近年来,梓潼逐步构建起“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把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了“从初级产品沿街叫卖到精细产品包装出售,从产品整块销售到分类销售,从家门口销售到海内外营销……”,从而结束了全县农产品“贱卖伤农”的历史,开启了现代农业的新征程。
工厂化
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
镜头二:日前,记者前往位于长卿镇石河村的圣迪乐石河国家级标准化高品蛋鸡示范场探访发现,该场采用8层层叠式鸡笼,自动加料、自动清粪、自动给光、自动换气、自动集蛋,流水线包装。同时,还采用干清粪方式,逐日清粪,送有机肥厂加工,污水经沼气发酵后,沼液经管网用于农业生产灌溉,沼气用于发电、集中供气、生产生活热水,排风口经除尘减臭处理,全场无苍蝇,闻不到臭气,看不到污水,真正达到了零排放。目前,梓潼“圣迪乐”存栏蛋鸡达450万只,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产品销售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链接:农业大县,养殖业发达,如何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梓潼通过推广“大型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厂+沼气装置+果蔬”工厂化模式,有效破解了养殖粪污、秸秆禁烧等难题。梓潼通过均衡布点,建成两家有机肥厂,日处理干粪肥能力500吨,大量粪便转化成有机肥,不再是污染源,反而成了“香饽饽”。
近年来,梓潼以工业化的理念引领农业发展,以规模化的发展支撑农业产业基地,用标准化的生产提升农业品牌,撬动了农业增产增效增收的杠杆。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7亿元,其中,生态循环农业产值32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76%,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0元,增长10%。
综合利用
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镜头三:隆冬时节,在梓潼许州天宝蜜柚基地,记者看到,满山遍野的柚树,一片葱绿,柚农们正在修枝、除草,却无人施肥。
去年,梓潼在许州镇万亩蜜柚基地试点,通过建设沼气服务站在养殖场和蜜柚种植户之间搭建起桥梁:服务站从养猪场收购沼液沼渣,经过集中处理后,再通过PVC管道进入各个蜜柚园。柚农们只需一拧阀门,经过处理的有机肥水就会从山顶的贮藏池流下来,沿着管道进入各家各户的蜜柚园里。
据测算,一亩蜜柚一年的化肥开销要800元,用有机肥只需300元,而且有机蜜柚的市场价格要比用化肥的蜜柚每斤高0.2元。一亩能产10000斤蜜柚,一家种10亩,就能多收入2万元。
许州天宝蜜柚核心示范区现有蜜柚3万亩,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美丽新村于一体。按照每100亩蜜柚配套建设1栋“550”代养场的标准,配套建设了规模养殖场7个,组建沼气服务站建设沼液集中灌溉管网,实现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许州镇已成为“全国柑桔科普试验示范镇”、“四川省柑桔标准化生产精品示范镇”,其“文昌天宝”蜜柚品牌,已通过GAP认证、无公害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链接:“沼气服务站+沼液灌溉管网+集中连片农户经果园”是梓潼大力推广的“三沼”综合利用模式,它实现了种植与养殖无缝衔接,既节水节肥,又省工省时,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
去年以来,梓潼围绕“生猪、蛋鸡、蜜柚、水稻制种”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成功创建“猪果同园”、“稻田养鸭”、“立体林产”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宏仁乡10000亩果蔬基地、许州镇50000亩蜜柚示范片、石牛镇雁门村现代农业基地、仁和镇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基地等产业示范片,并配套建设了110个正大生猪代养场,全县建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67万亩,实现产值32亿元。
“十三五”,梓潼将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把20万亩蜜柚基地、正大50万头生猪基地、圣迪乐450万只蛋鸡基地作为主导产业,使全县蜜柚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蜜柚年产值20亿元,建成正大生猪代养场500栋,新增出栏生猪50万头,人平增收1900元以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