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工商局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中心工作,立足职能,以抓好政策服务、职能服务、窗口服务为突破口,在服务发展中认真开展“共产党员示范CBD”活动。
抓好政策服务
三台县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快速发展。
政策惠农,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三台工商局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向产业化、集团化、效益化发展。一是扶持一批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扶持各类绿色农产品市场,鼓励一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二是放宽绿色农业企业注册登记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种植养殖业户从松散型、小户型向集约化、企业化经营转变,实现一户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指导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3件。全县有效商标310件,涉农商标104件。占全县注册商标总数的 34 %,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1件。全县绵阳市知名商标29件,其中涉农商标9件(“潼川”豆豉;“山顺”、“翠湖”果业;“凯河”、“宗泽”、“蓉国”米面业;“崭山米枣”、“绿香园”、“智华皮蛋”),占知名商标总数的 31%。
政策惠商,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发展。三台工商局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三通”政策,即符合条件的确保畅通,需与相关部门协调的主动疏通,不符合条件的加以沟通。做到“四不让”,即不让政策在工商部门截留,不让时间在工商部门浪费,不让差错在工商部门发生,不让企业在工商部门失望。
抓好职能服务
三台县工商局以创建“服务贴心型工商”为中心,以支持和服务地方政府发展重点为主旋律,积极主动抓好职能服务。
实施品牌绿色农业工程,实现绿色农业效益最大化。大力宣传“品牌兴农”和“品牌富民”的思想,让农民知道绿色品牌更能兴农、绿色品牌更能富农。一是积极支持绿色农产品及绿色农副产品经营者申请注册商标。二是积极引导使用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帮助乡镇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规模化经济优势。三是积极引导、支持各类绿色农副产品品牌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切实帮助引导农村经济走“绿色品牌兴农”和“绿色品牌富农”之路。目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涪城麦冬”是绵阳市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商标成功注册后,其产品远销西欧、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全县麦冬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量6000吨左右,全县从事麦冬购销的农民已超过5000余人,年产值达6亿元。
知名商标成为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三台县山顺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全县第一家农产品知名商标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在全县水果种植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反季节水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果苗培植基地”、“绿色农业生态园”四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500余亩,带动周边35个村1500户农户从事水果种植。“崭山”米枣,2007年11月四川省三台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誉为“中国米枣之乡”。2008年被评为绵阳市“知名商标”;2008年3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该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现有崭山米枣 3.1万亩,常年总产量达 6200万公斤以上。产值2.728亿元。崭山米枣系列产品现已远销北京、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西安、陕西、汉中、川内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认可和欢迎。帮助翠湖丰水梨、翠湖塔罗科血橙、翠湖丰脐、山顺油桃、刘营辣椒、桑兰花生、梓香菜籽油、东松大米、李向阳藤椒等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发挥合同监管职能作用,规范订单农业发展。三台县工商局积极扶持订单农业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绿色农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工商干部深入村、社了解情况,主动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订单农业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发挥合同监管职能作用,确保合同履约,防范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
抓好窗口服务
三台县工商局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努力抓好窗口服务。三台县工商局党组明确提出:机关各职能股室均为服务窗口部门,要结合“共产党员示范CBD”活动,深入企业、社区、经营户中了解情况,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谁走访谁负责,哪个部门负责就跟踪服务到底,直到群众满意。三台工商局在窗口部门推行“五个一”服务,即“一杯热茶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声问候贴近,一张办事指南,一颗挚心办事”,真正做到“无障碍”登记,叫响“服务在工商、满意在工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