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绵阳市灾后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年,是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化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川法院结合最高人民法院苏泽林副院长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王海萍院长来院考察调研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并认真领会全市法院院长会议精神后,院党组确立了2012年抓规范强管理练内功夯实基础,重特色增亮点树形象提档升级的总体思路,凝聚全院干警智慧,提出“打造一流队伍,争创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并对该工作思路进行了具体细化。
一、明确工作目标,实现跨越发展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进一步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坚持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全面创新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深化窗口服务、完善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项目,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要以科技强院为支撑,切实管好、用好重建设施,着力提升法院管理水平,用高科技手段促进庭审过程的高效和便捷;要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宪法,使“司法为民”的宗旨在每一位法院干警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党的路线、方针在法院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为加快灾区发展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坚持能动司法,注重案件效果
坚持依法办案,和谐司法的方针,努力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机制。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健全便民诉讼网络,强化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用的当事人,能缓则缓、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履行释明义务,指导好当事人举证。通过公正、高效、公开、优质、文明的审判活动,保障民利、减轻民忧、减少民怨、满足民需、赢得民心,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努力。树立和谐司法的理念。
各项审判工作,都应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在民事审判中,要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加大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调解与羌族传统风俗文化相结合,让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调解案件,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在行政审判中,要立足支持兼顾监督,突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审查,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在刑事审判中,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惩各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犯罪,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和谐平安北川”建设。在执行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执行基础好、执行环境好等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致力解决“执行难”,努力实现申请人的诉讼权益。
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要严守司法公正这一生命线。依法办案、依法执行,使每一起案件成为经得历史检验的铁案。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司法为民的各项具体举措,研究和制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创新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完善服务保障,确保工作实效
完善绩效考核,形成激励机制。要求全院各部门在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时,必须结合部门特点,策划1—2个有影响力的特色亮点,并经讨论审查后确定为工作要点,作为年底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各部门在打造特色亮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将作为年底部门绩效考核评比的加分因素。打造策划特色亮点成绩较为突出的个人,在评先评优时和职务晋升时给予适当加分。通过绩效考核,鼓励全院各部门和干警个人积极谋划打造特色亮点的工作思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创新审判管理,提升工作实效。建立完整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对审判流程、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绩效管理和协调配合等方面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验收,进一步推进审判管理的水平。坚持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庭审同步录像和电子档案建设,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为精细化的审判管理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努力实现“网上办案”数据与法院互联网门户网站案件信息的转换、与立案大厅查询系统的对接,打通司法公开、网上服务通道。继续通过严格执行网上审批制、推行网上办案竞赛等形式,实现全院干警人人会网上办公办案的目标。将信息化建设和“网上办公办案”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考核奖惩,实现制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注重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注重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分管院长、部门负责人主动多出点子、多压担子,注重培养一批有写作能力的年轻苗子,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司法政务管理的成效。政治部、办公室作为综合部门,主动与审判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对特色亮点工作进行策划与包装,形成规模效应、示范效应,扩大在上级领导机关和全市法院、全国法院的影响力。注重与其他单位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沟通联系,形成定期交流机制,搭建工作平台。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坚持以党建工作带群团工作,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行健康体检、开设心理咨询与讲座等方式,帮助法官减轻身体及心理负荷,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做事创业氛围。
四、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
坚持每月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提升全院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我该怎么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认真学习讨论苏泽林副院长、王海萍院长和莫亚林院长的重要讲话,激活思想、搅动思想、解放思想。从而内强素质自力更生,外争支持艰苦创业。
在立案大厅设立业绩公示栏,每月公示干警的办案进度,调研宣传信息工作任务成果情况,形成业绩档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年内对审判人员、书记员进行业务知识考试和开庭考核;质量大评比。由审监庭负责,对全院年内所审结、执结的案件进行认真评查,由审判委员会委员对经评查的案件进行随机抽查、复评,对质量第一名的业务庭室和前三名的审判、执行人员进行奖励。案件大回访。年内将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案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从外围了解和掌握法官的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的表现,征求广大当事人对我们办案人员看法和评价。
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价值观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从纪律作风、法官风纪、法官形象等方面全面整顿工作作风,严禁上班时间电脑上玩游戏、上QQ聊天、打牌小赌等现象,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服从领导,自由散漫等不良现象,树立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提升法院形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