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山镇石椅羌寨有绮丽迷人的曲溪叠瀑,雄峻奇特的山峦峰石,变化万千的云雾气象,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上著名的“云朵上的山寨”。地震前寨子里就内居住着羌、回、汉、藏、彝数十个民族。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的沃土,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其实早在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北川羌族自治县时,就在寨子对面的岩石上刻下“红军绝对保护回民,番民”、“红军是回民、番民的救星”等字样,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那时就已播下了。我到曲山镇工作时,下队时听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在他小时候各寨子、村组里各个民族之间还存在很多隔阂和矛盾,那时候少数民族村寨之间常常为了小事发生争执甚至冲突打架。老人给我说,解放后是党的民族好政策,给少数民族带来了平等与和谐。
2008年初夏,山崩地裂,花摧草亡;哭声冲天,血流成河。日无光兮月失色,家毁人亡兮奈其何!2009年,在市县民宗局的扶持下,寨子修通了村道,县民宗局还引进红心猕猴桃项目,帮助村民致富。将农房按照羌族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重建和加固改造,将农房重建和发展观光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所有农房按照羌族建筑风貌进行规划、设计重建和加固改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风貌,所有建筑均突出民族特色;完善配套功能,新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排水管道,维修、配套了广播电视村通工程等公共设施。
灾后重建时,寨子里好多都是汉族人一家出地,羌族一家出木料,全村的乡亲都来帮忙,在这里,不管是羌族还是汉族、回族,谁家有了难事,大家都会去帮忙;谁家有了喜事,大家都会去祝贺。寨子里的母广元老人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你争我斗,别别扭扭,啥事也干不成。现在各个民族团结了,人们的心气儿顺了,都鼓着劲发展经济,村民的日子一家比一家过得红火。”
寨子的羌族汉子胡彦贵种植了5亩红心猕猴桃,养起土鸡、肥猪,组织村上劳动力包工,过上了比地震前还舒坦的日子,震后年收入达到三万五六。为了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胡彦贵把自己掌握的种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寨子里的汉族、回族、藏族人,帮助他们找到生产自救、发家致富的门路。
和谐的民族关系,浓郁的风情,完好的植被,让这个寨子数千人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使不少农户脱了贫,致了富,民族团结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尽管习俗不同,信仰不同,但这个寨子各民族群众能团结合作谋发展,体现了开放的民族智慧和科学发展理念,外地人来到石椅羌寨游玩,能够看到羌、回、汉、藏、彝族在寨子里和谐相处,能切身感受到这里民族团结的浓浓氛围。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互助,文化上的尊重,心灵上的融合,使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高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