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去年GDP增12.6% 增速有望继续领跑西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1-22  发稿编辑:景秀丽

 

昨日,省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四川经济数据。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局长范秋美表示,2012年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四川优势产业增势依然较强,投资消费增势稳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GDP】增速有望继续领跑西部

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7.8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 增 加 值 7964.8 亿 元 ,增长11.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我们对西部第一仍然充满信心。”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表示,虽然兄弟省份的经济数据还没有发布完毕,但四川GDP占西部12省区市比例超四分之一,有望继续保持西部第一的位置,预计全国第八的排位不会有太大变化。

【发展】投资拉动仍是主引擎

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依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从投资看:去年,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全年完成9644亿元,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5.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1.2%提高到53.5%。

从产业看: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026.5亿元,首次跨上万亿元台阶,成为全国第八个规上工业增加值破万亿元的省份。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据初步核算,去年我省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4062.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9%,较上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

此外,去年我省城镇化率达43.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收支】首发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32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增长14.2%,增幅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

【CPI】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熊建中表示,近期全国CPI上涨主要原因是严寒天气造成的流通成本上涨和供应不畅,但这种季节性的波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四川粮食产量增长0.7%,实现六连增,蔬菜也增产4.9%,为物价稳定创造了条件。

【消费】对经济拉动后劲十足

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2%,比上年快1.3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

范秋美表示,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得更为合理。“三次产业中,消费对GDP的贡献是51%,资本形成贡献50%,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贡献-1%”熊建中认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显示了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较强的可持续性。焦点关注

“千亿GDP俱乐部”再扩容

新会员花落谁家?

2011年,除成都外,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和凉山6个市(州)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去年,四川省内的“千亿俱乐部”或将再次扩容。熊建中指出,目前各市州的GDP数据还没有最后统计、分析出来,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初步估计新增两个市州的GDP可能越过千亿大关,四川千亿俱乐部成员将增加至9个。“民营经济对四川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熊建中表示,2012年四川累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4062.6亿元,增长15%,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9%,2011年仅占GDP的57.8%(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