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川南丘区沱江支流釜溪河畔的自贡,幅员4373平方公里,总人口320万,是我国最早设立的23个建制市之一,也是川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第一座大城市。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蜚声中外,先后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由于受自然地理、水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全市多灾频发的特点。多年来,自贡人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掌握农村区域发展主动权,从战略高度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不懈大手笔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减灾增粮促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健全工作机制
搞好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自贡市将农田水利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性的经济活动,转变党政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制定反映群众愿望,具有针对、实用和指导性的规划,组织发动群众围绕规划坚持不懈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姓群关系,提升了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和地位。为此,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由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秘书长和水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科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七人,农建办明确到位三行政六事业共九个编制。从上到下认真实施“治水兴市”方针,突出解决水资源不足,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基础建设对农业发展保障能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坚持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相结合,新建项目和已建设施整治改造相统一,通过大力深化水源工程、自办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滴灌减灾工程、农机提灌、旱山村治理、防洪排涝、水保生态治理等,促进水利建设布局更加合理、配套更加完善,对农业、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更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落实保障措施
创新发展农田水利工作新思路,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正视新形势、解决新困难、把握新机遇、面向新希望、迎接新挑战。由市农建办牵头先后完成了相关规划的编制,推动了“再造都江堰灌区”、实施农耕区“全域灌溉”的新目标、新重点、新对策,因地制宜、求真务实,为建成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实,自贡市各区县充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特点,制定、完善本地区各建设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在启动之初及时把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到乡、村,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二是全面落实责任,通过市政府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标纳入目标考核,各地区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规划编制、资金筹措、体制改革、组织发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改善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各区县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因地制宜采取会议、标语、短信等方式,全方位展现农建工作好典型、好成效、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水利发展的良好氛围,夯实大农建工作基础。同时,做好统计、分析,及时编发建设简报,为指导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继续同步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地力建设行动;抓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行动;抓好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行动;抓好农村沼气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行动;抓好业主开发投入、扩大农建投资渠道行动, 使农建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获得重大改善。
突出工作实效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一是以户办工程为重点,搞好“六个一”建设:即每家农户建有一项骨干增收项目、一口蓄水池、一眼卫生井、一口沼气池、一条进出农户的硬化路、一个硬化院坝;同时搞好“三配套”:生态环境配套、路渠电配套、庭院文化配套。全市已建户办工程6万多户,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打造农建示范片。坚持“配套农建是基础,增收产业是支撑,文化建设育新人”的总体原则,突出“六个联”,即:骨干产业联成片,硬化道路联成网,水利灌溉联到地,绿化美化联庭院,学校医疗联农户,活动阵地联村民。有组织地对村内经济发展、公益设施、社会事业进行统筹规划。给力、用好有关项目及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有效发挥杠杆作用。近期以来,自贡农田水利通过扎实开展小农水建设、强化抗旱治理、开展小型病险水库整治以及饮水安全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现目前,全市已开工农田水利12.68亿元,其中水利行业8.15亿元,其它涉农部门4.53亿元。共新增、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480万方,新增有效灌面20.7万亩,发展节灌面9.1万亩,治理水土184平方公里。为促进水利事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追随全面小康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统领,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农建现场会、全省农建办主任会议精神,“抓大强小,以片带面”,整体推进。继续把大中型骨干水利摆在关键位置,加快大型水利小井沟的推动力度,建好输水干渠剩余工程,抓好枢纽坝体填筑。同时,大力推进自流井区狸狐洞水库建设,完成“三通一平”,实施导流洞、枢纽坝体基础建设,完成省发改委对大安区楼房湾水库、富顺县大坡上水库项目可研批复并组织建设;继续有效预防冬干春旱,全面确保2013年人畜饮水和农业春灌,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节结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计划用水;搞好现有水源工程防渗加固、清淤扩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源工程,统筹规划,科学调度;进一步保质保量完成新的一年10万农村饮水解困问题,以县为单元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服务机构和维修养护基金,落实用电、用地和税费优惠,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全面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已下达资金计划的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继续抓住冬春农田水利黄金时段,实施好二、三、四批4个小农水重点县和富顺县 “五小水利”建设;继续推动完成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完成山地灾害防治,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抓紧修复水毁,加强预警预报,加强重点部位排查,确保安全度汛;加快建设贡井、荣县生活污水二期工程污水厂部分主体工程和33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90平方公里;结合新村示范、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金土地整理等项目,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责、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由发改、财政、农委、以工代赈等部门搭台,水利、农业、扶贫、林业、交通、农机等部门共唱一台戏,整合相关资金项目,打破区域界限,坚持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保障水网、田网、路网、林网“四网”配套,成片连线、规范实施。突出“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配套建设、注重效益”的原则,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增加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力度相结合,与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相结合,全面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效益。
历史上一次次魅力豪华的容颜、无不映入世人的眼帘。自贡,自古便是“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静静的釜溪河带走了多少游子的思吟,挽手走过的田野、村镇,微微浮起的是紫薇花儿,还有盐帮菜的笑声。昔日的荒山恶水,今天,开始换上绿装露出新颜,硕果满枝、楼房串串,涉农涉水、优势互补,产业倍增、水利发展,美好的乡村环境正在把自贡的美好明天靓丽装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