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钟灌区二期工程胜利开工了!”,武胜、蓬溪、顺庆、嘉陵、西充200多万人民奔走相告,在28年来最严寒的冬日里却如同一股股暖流吹进了千家万户。四川省升钟水库位于南充市南部县境内,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灌溉水库。
大型水利工程升钟水库设计惠及南充、遂宁、广元、广安四地市九县(市、区)204.74万亩农田。其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建成的升钟一期工程共实现灌面137.26万亩,去年底(2012年12月26日),在中央亲切关怀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正确指挥下,通过南充市、遂宁市、广安市党委、政府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省扶贫移民局等单位的共同努力,胜利开建的升钟灌区二期水利工程将再新增农业灌面67.48万亩,续写再造都江堰水利新篇章。是日,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宣布升钟灌区二期工程胜利开工,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对工程建设管理提出目标要求,省水利厅厅长冷刚、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正权、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永湘、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郭志祥、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廖志抗等领导同志对二期工程开建表示热烈祝贺。
大型水利升钟灌区二期工程是列入《四川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四川省再造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的重大水利项目。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型水库的闲置库容,发挥好应有的兴利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二期灌区五县区干旱缺水的现状,满足工农业生产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升钟灌区二期计划总投资31.45亿元,将在未来三年半的时间里组织建成各级干支斗渠40条468公里,其中:南充干渠61.38公里,盐溪分干渠23.11公里,武胜支渠、五龙支渠、李渡支渠以及相联互通的9条分支渠长达181.11公里。同时,升钟灌区二期还将同步建设总库容2189万方的赵子河、总库容1190万方的应家沟2座中型囤蓄水库,从而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大灌面67.48万亩,化解老少边穷地区122万人的饮水难题。
升钟灌区二期建成后,五县区农业复种指数将由现目前的193提高到218,每年增产粮食3.87亿公斤(亩增优质粮食573公斤),农灌效益达3.39亿元(亩增效益502元)。同时,每年向灌区提供净用水862万方,人畜饮水效益达3448万元。向城镇工业及居民区提供生活净用水量1911万立方米,实现城镇供水效益8600万元,整个升钟灌区二期将实现多年平均效益4.6亿元。
早在1994年四川升钟一期竣工决战之际,南充市委市政府就决定立即组织上马升钟二期工程,并且组织专门班子启动了前期工作。2000年,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省水利院编制完成了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8年,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南充市专门成立了升钟二期规建领导小组,以启动推进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正式组建了由南充、广安、遂宁三市相关力量组成的四川省升钟二期规建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落实专门经费,先后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项目可研、21个工程项目专题报告,通过了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复。
升钟灌区二期工程的胜利开建,必将把“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川北、川中大地更加紧密地通联在一起,同时,也必将让“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产富饶、资源富集”、“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的红色生态沃土走向新的辉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