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游仙区司法局以预防职务犯罪为抓手强力推进社区矫正执法工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07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年来,全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其形式主要包括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等。职务犯罪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更危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既是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深入、规范开展,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保护干部的有效途径。游仙区司法局通过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确保了该区社区矫正工作深入规范,于2012年被市司法局授予集体“三等功”;2013年被评为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评为全市社区矫正创新工作先进集体。

一、提高认识,深入排查职务犯罪风险点

该局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工作,今年初,该局组织专人开展了有关调研,撰写的调研文章《浅析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注意规避的法律风险》明确指出了在社区矫正执法过程中的14个风险点,深刻地剖析了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同时,该局将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写入2015年社区矫正工作要点,要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岗位风险评估工作,深入查找社区矫正执法行为中的各种风险点,把控职务犯罪易发的重点环节,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机制,拓展预防渠道、制定防控措施,做到了“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职务犯罪发生。

二、完善举措,切实增强预防职务犯罪能力

该区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教育、工作督导、相关建设等方面做到了“三个三”。

(一)开展三项活动,提高业务水平。一是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今年1月,邀请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副处长向军、市检察院监所处副处长肖鹏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就如何控制社区矫正工作风险进行了专题指导。3至4月,区司法局以各社区矫正执法中队为片设立宣讲课堂,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司法所所长、副所长、司法助理员、村(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系统地学习了社区矫正各项法律法规,详细地讲解了业务工作及相关要求,同时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自学跟踪卡,并不定时调阅检查。通过培训与自学的紧密结合,该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执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不断牢固,自觉抵制各类消极腐败现象和公平、公正、规范开展执法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二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考试,高标准制定合格线,做到了全员满分;要求各司法所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实战演习”,促使每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调查评估、人员接收、落实日常的报告和两个八小时、外出请销假审核、定位手机监管、警告、解除矫正、建立执行档案等流程,避免了因业务不熟悉造成的违纪违法现象;开展执法警械器具使用和擒拿格斗等防控技能的培训,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三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社区矫正失职、渎职行为的根本症结在于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以外省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例为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剖析诱发原因,切实增强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严格三类监督,确保工作规范。一是开展执法检查。以各社区矫正执法中队为单位,对全区各司法所依法执法、档案文书规范、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交叉检查,做到了三结合。即:将各司法所自查自纠与各中队监督检查相结合,确保检查不留死角;将发现问题与考核考评相结合,确保监督取得实效;将问题整改情况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确保形成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长效机制。二是强化内部监察。深入开展“庸懒散浮拖”治理,局纪检组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不定期开展人员在岗和履职情况的明察暗访,逗硬落实惩戒措施,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三是注重绩效考核。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到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终目标考核,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

(三)加强三项建设,促进长治久安。一是加强体系建设。成立了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派驻4名同志负责具体业务;及时调整了社区矫正执法中队,重新任命熟悉业务能力强的司法所所长为中队长,开展对所辖司法所的业务指导;和区人社局联合发文,从乡镇公务员中为司法所选聘了一至两名司法助理员,解决了司法所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在有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村)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通过完善“四级”社区矫正工作管理体系,保证了矫正执法工作不断层、不脱节、不留死角。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建立了“游仙区社区矫正服务基地”、“游仙区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技能培训基地”、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中心,提高了教育改造效果;给各司法所配备了警棍、强光手电、执法记录仪、监控等执法设备和监控设备,在提高执法能力的同时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关于规范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在各个环节中担负的工作职责、履行职责的程序和工作时限。制定了《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流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管理规定》,《志新帮矫中心运行规程》等制度,促进了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勇于突破,不断开创社区矫正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重视。该区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今年1月8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全区社区矫正业务培训会,区委书记罗蒙对此次培训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蔡顺利,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李彦君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社区矫正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把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二)积极完善部门联动格局。该区切实加强监狱服刑、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衔接,密切与公检法、教体、人社、民政、卫生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效预防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特别是区检察院监所科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每年两次的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保证了执法工作的规范。

(三)努力构建社区共同参与。区司法局印制了《社区矫正13问答》宣传单和《社区服刑人员必读守则》,与绵阳广播电台建立了“社区矫正直通车”,通过矫正工作全方位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提高了社会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不断强化工作监督指导。该局形成领导包片、干部联所、中队协调、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由熟悉业务的同志定期指导各司法所开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开展。

(游仙区司法局  王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