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发展离不开党!我们企业今年将又是一个丰收年,这多亏公司党组织与党员……”绵阳西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总书记徐光荣日前在谈到企业发展时如是感慨。
据悉,在绵阳市涪城区,像西城投资集团这样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在党建工程的引领下,实现了“党旗飘起来、组织强起来、党员香起来、企业火起来”的多赢局面。
“大统筹”强推“大党建”实现“两新”党建“双覆盖”
涪城区有非公企业391家,新社会组织170个。近两年来,区委组织部以扩大“两新”党建工作覆盖面为着眼点,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
为此,区委成立了区“两新”党工委,统筹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按照属地为主,属业为辅、属资为补充、条块结合和分层分类原则,科学确定“两新”组织隶属关系,“两新”党组织由所在地基层党组织或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区“两新”党工委负责具体指导;与12个乡镇、5个街道和16个区级部门签订“两新”党建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与职责;向“两新”组织业主发出《倡议书》,阐述“两新”党建目的、意义、办法等;向全区“两新”组织选派责任心强、党建经验丰富的指导员312名,健全完善台账,全面落实社会组织登记制度。通过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辖区内四维餐饮、华润置业、富强装饰等一大批“两新”组织主动找到街道党工委,要求建立党组织。
目前,该区从业30人以上的重点组织、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重点人群集中地的基本情况台账和“建党”计划已基本完善,在单独建、挂靠建的基础上,全区46个城市社区和11个近郊村社建立起创业支部形式的“两新”党组织67个,统一管理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微小型企业中的零散党员,实现了涪城“两新”党建区域衔接“无缝隙”、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建党“无遗漏”、“两新”党建指导员派驻“无缺失”的双覆盖。
“大管理”助推“大提升”夯实“两新”党员“奠基石”
“要不是党的关怀,我哪有今天这幸福的日子”。这是来自雅安城北乡的彭绍琼,这位昔日称为“流浪女”的肺腑之言。在辖区党组织的关怀下,彭绍琼在开起了“绍琼黄记”包子店,如今生意红红火火,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据悉,这两年来,该区在“两新”党组织中深入推进“固本强基”活动,注重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管理,为“两新”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筑牢根基。全区对“两新”组织党建的工作进度实行“月报”制度。创造性在全区“两新”党组织中开展“新起点·新征程·新业绩”活动,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组织和重点人群“三个率先全覆盖”。
此间,涪城区组织部还狠抓“两新”党组织学习阵地的建设和组织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党员与企业决策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助力“两新”组织科学化决策与民主化管理。
今年7月,四川富临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斥资10多万元,在全省建起第一个非公有企业党校;金峰镇莲花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为推进全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领头羊;春雷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主动与杨家镇朵朵树村支部结对,组织党员与16名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今年“七·一”前夕,全区有1000多名“两新”组织干部职工踊跃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大示范”催生“大引领”发挥“两新”党性正能量
通过对“两新”组织的党建,该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党员在各条战线大显身手,发挥着一股澎湃的正能量。
西城公司在党建引领下,由上世纪90年代负债4000多万元如今壮大到年产值近十亿。宝龙建材党支部通过创新“党员技术标兵”、“亮身份、亮职责、亮业绩”等特色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原本亏损的企业今年将实现利润120多万元……
在务求实效地推进该项工程的同时,该区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实际实效。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指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按照“支部+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引领新农村建设;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党组织的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与双赢;指导从事教科文卫及法律援助等新社会组织,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在联系帮扶群众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全力打造34个新型“两新”党组织示范点。
到目前为止,全区发展了“两新”党组织 349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党率达到100%,党的工作覆盖100%的“两新”组织,涌现出一大批以富临集团这样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家党组织’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堡垒坚强,事业兴旺!”涪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伟称“‘两新’组织党建工程的‘双覆盖’,不仅成为涪城‘两新’组织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推力,也成为全区全域发展、领先发展的重要内力与不竭动力!”(黄桂林 红日 谢桂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