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0)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我市将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把企业分为守信企业(A级)、警示企业(B级)、失信企业(C级)和严重失信企业(D级),让诚信成为企业的立身之本,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长期以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守信用,主要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即使消费者找到工商部门,也只能从档案中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况,而信用信息则无从查起。一些不法企业趁机大搞虚假宣传,消费者因受其误导而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防止此类现象发生,我市工商部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试行)》,制定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把全市188686户市场主体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范围,根据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和指标体系,将企业分为A、B、C、D共四个管理级别,并针对不同管理类别分别采取激励、警示、惩戒和淘汰等监管措施进行跟踪监管。
据了解,守信企业(A级)的日常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可享有企业名称权、注册商标权及其相关权益受重点保护。警示企业(B级)实行案后3个月内回查制度,检查企业整改情况,做好回查记录;在企业年检时纳入重点审查范围;原则上不予推荐参评各种荣誉称号。失信企业(C级)实行案后2个月内回查制度,并在B级企业惩治内容的基础上,还将依法限制其相关登记申请和许可申请。严重失信企业(D级)实行案后30日内回查制度,对责令关闭的企业,将依法督促办理注销登记;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发布吊销公告,并督促办理注销登记。
同时,工商部门还将把企业良好信息或违法违规行为信息,通过“红盾网”或其他形式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从而形成工商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企业监管良性机制,以切实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促使企业守法经营。(敬晴 梁耀予)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