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抓好农村文化专干和业余文艺骨干培训……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文化硬条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12个文化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
今年,我市文化民生工程共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播影视建设两大类,包括免费开放10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27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建设31个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1525个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2万户地面数字电视“村村通”用户,免费放映39300场农村公益电影,建设300个行政村通广播等9个省级项目,以及编制《绵阳市文化发展规划(2013-2020)》,完成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投资4000万元,免费培训10个社会文艺团队等3个市级项目。
为了加速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市文广新局按照文化民生工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将各项文化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时间段、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确保“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问、桩桩有落实”;做到实施项目公开、投资规模公开、建设服务标准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参与;完善督查监管,坚持资金专用、配置实用、设备专管原则,定期督查各文化民生工程进展情况,促进各个文化民生项目加快进度,高效优质完成目标任务;强化服务为民,通过政民互动,让更多群众了解、参与、支持文化民生工程目标的推进,并积极拓展群众渴望的、满意的服务项目,确保了文化惠民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免费培训34期,培训文艺团体15支、文艺骨干1150人;免费开放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2773场、城市公益电影118场,受益群众228万人次;举办绵州公益讲坛22场,放映科普电影6场,开展图书漂流(流动图书服务)活动18次,共收到投漂书刊2500余册,图书交换1600余册次。同时,《绵阳市文化发展规划(2013-2020)》编制工作、广播村村响工程、村村通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等项目实施情况总体良好,有望在11月底全面完成。 (袁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