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中共绵阳市委 绵阳市人民政府


美好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建设和呵护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6-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今天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去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强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生态恢复等工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小流域河流污染和地质灾害治理,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保护城市绿地、湿地和自然植被,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全市更新老旧公交车528辆,投放公共租赁自行车925辆,新建绿道9公里,新增绿地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8%,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7%,城区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主要流域出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秸秆禁烧期间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同比上升42.1%、城区空气环境监测浓度值同比下降56.7%。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依法管理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参与支持的结果。这里,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小流域治理、秸秆禁烧等工作一线的干部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向积极参与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条件,是人们享受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生存危机。某种意义上,“生态打底”,不仅是一种规划建设理念,更应成为一种发展理念。应当看到,与全面小康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差距,全市用于环保事业的投入有限,一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小流域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个别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未建设环保设施或不正常运转,灾区震后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治理任务繁重,少数市民环保意识淡薄,乱排污水、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迫切需要我们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也是生产力”发展理念,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绵阳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生活工作在这里,环境美丽、人人受益,环境破坏、人人受害。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打造“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丽绵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责任,更是为后世子孙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市委、市政府将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实施重点环保工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控制和整治污染。环境执法部门要做美丽绵阳的“守护者”,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环境监管,严厉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广大企业要做美丽绵阳的“建设者”,该投入环保的钱一分不少,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事一件不做,从污染破坏环境中得来的效益一分不要,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希望每一位公民都做美丽绵阳的“参与者”,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责任公民,爱护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绿更多、空气更清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