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27)日召开的全市供销系统工作会议暨“农合联”成立大会上,由117个单位会员和56个个人会员组成的全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这些会员涵盖了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终端销售、农资供应、信息服务等领域。此举将使我市更多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农民牵起手来,有效地融入到“大流通”网络中联合“闯市场”。
成立全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是我市供销系统积极创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和农业服务体制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打造服务“三农”的公共平台,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该组织成立后,将通过整合一批我市主要的生产和市场流通主体,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将更多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大联合大合作,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据介绍,今年,市供销系统还将在三台、梓潼探索组建县级分会,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建立县级分会。同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沟通“三农”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抓好会员培训交流、组织会员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培育打造知名商标、强化项目包装和申报等有效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合作组织“航母”,促进全市”三农”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魏星奎 实习生 黄城浩)
同步报道
全市已建农民专合组织1631个
我市将“两个带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新型主体作用,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春后雨笋般地冒了出来,成为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农民专合组织163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34个,注册资本共25亿元,入社成员达33.4万户,带动农户7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总收入达到78.3亿元,成员户均纯收入3万元左右,为全市农户平均收入的1.5倍。目前,全市现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55个、市级示范社35个。(魏星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