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不断春旱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全市以小麦为主的小春农作物长势普遍较差,严重影响着全市今年小春粮油丰收大局。对此,农技专家呼吁广大农民:抓住开春后气温上升、农作物长势加快和农闲有利时机,针对不同情况,及时合理追施肥水,加强病虫草湿害防控,扎实做好小春田间管理,全力夺取小春粮食丰收。
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何松介绍,根据田间抽样调查,当前,全市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5.1%,同比低6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占播栽面积的84.96%,同比低7个百分点。由于今年小麦播种期间持续干旱,土壤墒情偏差,造成丘陵旱地小麦出苗困难,部分田块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特别是开年以来春旱持续,各地小麦长势普遍偏差。据实地调查,小麦一类苗较常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二、三类苗较常年增加较多,特别是基本苗不足10万/亩的三类苗偏多,同一品种单株分蘖较去年减少0.5个。调查还发现部分稻茬麦田及下湿田因排湿不畅,杂草滋生,小麦不分蘖、黄叶弱苗较多。
对此,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任勇建议,各地要根据小麦长势的不同情况加强田间管理。对干旱较重且有水源的地区应及时灌水,并每亩撒施尿素6-10公斤。对于干旱严重且无水源保证的旱地,建议改种马铃薯。对部分稻茬麦田及下湿田应及时清沟排湿,并及时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任勇还建议,对因土壤湿度大杂草滋生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对目前苗期长势较旺的部分麦田要控制麦苗旺长,防止倒伏。
记者从市植保植检站了解到,由于今年冬季气温偏低,目前小麦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各地不能就此掉以轻心。植保专家分析,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即将进入快速蔓延期,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发生也将逐渐加重。因此,各地一定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坚持“打点保面、发现一块、防治一片”的策略,以防出现大流行。在小麦抽穗开花期,将预防赤霉病和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的药剂混合一次性施用,省工节本。(魏星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