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环保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深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着力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一是落实上岗考核制度,着力加强技术培训。今年组织市环境监测站、梓潼、平武县监测站监测人员参加了四川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理论集中考试,参考共36人,合格率为100%。市环境监测站14人还参加了密码标样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核161项次341人次,均通过考核并取得上岗合格证。加强了对新到人员和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新经验的培训。全年组织技术培训10期,参加培训146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噪声监测技术、废气污染源监测技术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同时派出180人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培训。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质量管理运行有效。以《评审准则》为依据,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了修订补充,建立了质量体系文件维护、修改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60余个规章制度,为各项监测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使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文件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完成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评审组对我站进行的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保持了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三是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监测要素各环节监督检查。全年市环境监测站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监测任务特点和监测要素,制定质控方案,对监测点位的设置、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及审核上报进行全程序质量监督检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使监测的每一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开展了站内质控考核和实验室间比对考核,对监测人员进行了4次密码标样考核,考核共396人次296项次,一次合格率达98%以上。多次组织监测技术人员参加总站、省站组织的各种比对监测和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取得了优秀成绩。
四是充分发挥市站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县级站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根据《 绵阳市2012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要求,7月市环境监测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环境监测质控样考核暨能力验证活动,对开展监测工作的江油、三台、安县、盐亭等监测站进行了5个项目的比对考核,比对项目合格率为60%-100%。同时,市站配合市局对辖区内三台、安县、盐亭、江油监测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技术培训。对参与我市县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县、江油监测站进行了数据质量检查,对样品采集、流转、分析测试、数据审核、监测报告等环节进行了抽查,并按省厅文件要求,对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3个项目进行了密码样考核,考核结果均符合要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