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老百姓,“足不出村”便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笔者在游仙区关帝村助农取款便民服务点看到这可喜的一幕。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省信用联社于去年7月19日在德阳什邡召开全省农村信用社“惠农兴村”工程启动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农信员工以“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精神,全面推进“惠农兴村”工程,做到“村村有点有机有联络员,户户有档有卡有授信额”,让金融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让农民朋友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普惠制现代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2012年9月4日,甘霖副省长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惠农兴村”、“扶微助小”金融服务工程启动仪式指出,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据了解,“惠农兴村”工程是省联社按照普惠制金融服务理念精心打造的便民惠民工程,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履行社会责任、彰显支农情怀、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民生工程。通过“两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地满足符合条件农户的金融需求、百分之百满腔热情服务“三农”)和“三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千方百计提高办贷效率)服务,充分满足广大农户、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并得到尽可能多的优惠,最终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每个农民特别是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农民客户都能享受到最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金融服务权利、确保传统金融服务无法惠及的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充分体现普惠制的金融服务理念。
自去年9月,全市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省联社 “惠农兴村”工程启动工作会议和全市金融“惠农兴村”工程推进会会议精神,结合人民银行迅通工程和银监会“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 三大工程的精神, 通过游仙联社试点成功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开“惠农兴村”工程,全市3500余名农信员工集中人力、走村串户、加强宣传、及时布点安机,加强风险防控和消费引导,完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农”体系,打造了农村信贷支持平台、农村支付结算平台、农村代理服务平台“三个平台”。目前,在我市社区、村社、万村千乡店布放POS机、e迅通(电话支付终端),提供小额存款、取款、转账、查询和刷卡消费等金融服务,以全市平均每个行政村2台的e迅通布放量,初步实现让老百姓“足不出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到2012年8月末,实现e迅通布放总量7428台,累计交易笔数12.37万笔、金额11.94亿元,e迅通布放总量和累计交易金额均居全省第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