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严打非法融资,为7名投资者追回95万元


绵阳工商局成功查处一起非法募集资金案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9-28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日,绵阳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从群众电话咨询入手,及时介入一起外地企业在绵阳非法开展资本募集融资经营活动的调查。工商执法人员为确保群众投资款安全,很快查清了该企业在绵阳违法经营的全部事实,责令退付了其非法募集的95万元资金,并依法对该当事人作出了严厉的行政处罚。

一个咨询电话 牵出募集资金黑幕

前不久,绵阳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执法人员接到一市民电话咨询,称有人在新益大厦22楼,“销售某公司原始股权,说很快就要在加拿大上市。”执法人员立即查询企业信息库,没有发现该企业的注册信息,立即回复,并提醒他“涉及这类资金的投入一定要慎重,切勿轻信”。

放下电话后,“销售原始股权”、“境外上市”这些敏感词,让有丰富执法经验的执法人员立即联想到“资本运作传销活动”、“非法集资”等几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随后,支队一方面安排执法人员便衣到投资“讲座”现场调查,同时向公安部门通报情况。

新益大厦22楼一营业场所内,正在举行投资推荐说明会,听讲群众近20人,以年老者居多。会议主题为“某集团股权销售项目说明会”。主讲人侃侃而谈,为听众勾勒出一个财富神话:其公司为深圳某企业(简称:某企业)绵阳经营部,负责为深圳某集团公司(简称:某集团)募集资金。某集团有总股本10个亿,在加拿大有一个公司即将上市,现对外融资5.5亿,投资者投入50万元,两年后即可获利450万元……讲座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惊叹声,其中不乏动心准备投资的市民。

工商执法人员边听边进行隐秘取证。讲座一结束,执法人员就表明身份,依法进行现场检查,发现 “某集团”、“某企业”在绵阳均没有合法营业登记手续。当日,市工商局对某企业在绵阳的违法经营活动立案调查。

精心调查 揭露非法融资行为

执法人员现场提取了某企业在绵阳销售某集团股权的客户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6名自然人购股凭证、两企业的宣传资料等证据。

按国家规定,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募集活动只能是“私募”,即向特定的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公众宣传、不得有投资回报承诺等。办案人员还咨询了省、市发改委,以及深圳市发改委,均明确答复“某企业在绵阳募集资金的活动是非法的”。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某集团于2010年发起人成立了某企业,针对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特定主体募集资金。但某企业在绵阳未经登记注册,且以上街散发宣传资料、邀请群众听讲座等方式,已向7名自然人销售某集团股本95万股,收到投资款95万元。同时,其宣传资料和讲座均宣称自有资本10亿,有上百倍的回报等,隐瞒了某集团注册资本金仅为1亿,当时市值每股仅值人民币0.07元的事实。

监督资金清退 确保群众财产安全

市工商局杨纯忠局长在听取了办案人员专题汇报后要求,依法快速处置、坚决制止,把确保群众投资款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经检支队立即通知某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刘某来绵阳,接受调查,并退付非法募集的95万元投资款。几天后,某企业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逐个全额清退我市7名群众投资款共95万元。

根据相关法律,某企业已构成了无照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同时,某企业的行为隐蔽性强、社会影响面大、具有极大的隐患,不仅可能危害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还会影响社会稳定。最近,市工商局依法对某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

目前,某企业已停止了在绵阳的一切经营活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