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壮大工业经济
盐亭县倾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举全县之力在盐蓬路“黄金口岸”打造百亿工业园区。该县建立了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跟踪投资项目制度,所有报批手续由投资服务中心扎口管理,实行领导联系,定期通报,量化考核,逗硬奖惩,环环紧扣抓落实,经过不解地努力,园区总面积已达26.79平方公里,已投入3亿多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园区大道12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整体推进,污水处理厂、堤防工程和安全舒适的园区居民安置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特优的发展环境,成了外来投资者兴办企业、谋求发展的“宝地”。耀达产业园、成都建丰木业、康丽特家具厂、华磊门窗公司、嫘祖米业、金明木业、宏鑫粮油、生物质发电、无抗饲料、天路科技、全成饲料等23家企业已纷纷相中这片投资办企业的“热土”,落户盐亭工业园区,成了盐亭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三台县有效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近日来,三台县正在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效果显著。该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组成,这两个制度在设置上和参保范围、待遇享受方面都是一致的。目前,各乡镇正对参保人员进行登记工作,8月15日之前完成60周岁以上参保登记,8月20日之前完成60周岁以上养老保险银行卡开户工作,25日之前将60周岁以上的银行卡全部发放到他们手中,31日之前将全部养老金发放到61周岁以上人员手中。缴费和领取待遇全部由银行代收代缴,禁止个人以现金形式代收代缴费用。
安县“多元化”投入助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安县大力整合项目资金,“多元化”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益,根据示范片的情况,该县明确了建设重点区域,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环形整体”。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强化整合理念。按此指导方针,该县农办、农业局、水务局、畜牧局、交通局等部门将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灾后产业恢复、农村道路建设、新能源建设、扶贫新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示范片内20个村。据不完全统计,示范片三年累计整合中央、省级项目资金4.66亿元,整合市县级项目资金1748万元。各部门整合的财政项目资金成为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主要力量。该县财政从专项资金拨付250万元对发展蔬菜种植的农户进行奖补,农户每发展一亩补贴450元,这大大激发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在部门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该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作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时根据建设实际需求,切实增加县级财政投入。2012年,该县财政计划投入县级财政资金2811万元用作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目前已到位1600万元,涉及29个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县级财政配套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累计达到6200万元。同时,该县还将9000万元辽宁援建资金集中用于示范片内的民居建设和产业发展。“多元化”资金投入,有效解决了示范片内建设资金不足瓶颈。三年来,示范片共整合实施194个项目,累计建设农村道路478.3公里,农田水利渠系372公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87983亩,农村清洁能源7325户,建设公共服务中心20个。示范片内产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夯实,人居环境日益美化,人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今年示范片内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1.94亿元,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0358元,三年平均递增20%以上。
平武县推行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
该县通过实施“两集中,两到位”,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转变了政府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观念,初步实现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廉政建设的目的。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行法律依据、服务条件、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期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理结果“八公开”制度。为了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积极筹建了网上审批系统(电子政务大厅)、短信咨询系统,规范窗口审批流程,逐步建立了公开透明、规范公正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努力争取财政、银行等相关配套服务部门。积极开展构建“平安中心、和谐中心、文明中心”和“标准化窗口建设”活动,努力把中心建成“一站式办公、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的人民满意的办事中心。该县从今年2月开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 “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成效明显。目前,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已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25个,窗口工作人员由原来的37人增加到50人,办理的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85项增加到170项,月办件量由原来的200余件增加至500余件。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