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8-12  发稿编辑:景秀丽

 

平武县改造中低产田

平武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重点示范项目响岩镇项目区,计划总投资625.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83.4万元;项目区农民群众自筹(投劳折资)41.7万元。项目计划对项目区内的5200亩中低产田(土)实施综合治理。其中:中低产田1000亩,中低产地4200亩。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拟采取水利、农业和科技推广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其中:水利措施将衬砌农堰渠道18条28.5km,安装及埋设引水管道(PE管)13.3km,修建拦水坝、山洪渡槽、渠道堡坎等308处渠系建筑物,新建蓄水池271口(包括水窖240口),维修山坪塘3口,建立用水户协会1个;农业措施将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1650亩,坡改梯400亩,整治机耕道19.9公里;科技推广措施将技术培训农民1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手册2000份,购置相关仪器设备,配方施肥技术示范1650亩。预计项目竣工后,粮食作物总产量可增加30.19万公斤,油料作物总产量可增加5.4万公斤,蔬菜总产量可增加3.2万公斤,核桃、蜜桃等其他农产品总产量可增加1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45.3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达73.6万元,人均增加纯收入164.7元。

 

江油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江油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基地发展为抓手,大力培育现代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0.17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7332元、比上年增长2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江油始终围绕“2+3”产业重点,全力抓好40万亩优质粮油、生猪“112”工程两个传统产业,大力发展30万亩蔬菜、1000万只獭兔和40万亩林果三大特色产业,新增蔬菜基地3.6万亩,新增獭兔养殖69万只。截至目前,已建成蔬菜基地25.26万亩,年出栏獭(肉)兔600万只,建立优质粮油基地40万亩,存栏能繁母猪10万头,年出栏生猪88.6万头,特色林果基地达到20万亩。

 

三台县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围绕建设50万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三台县着力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桥梁、供水、污水管网、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西城区开发、梓州公园升级、两江防洪堤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城市规模、功能、软硬环境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投资近1400万元的新西街人行天桥竣工通行,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先后投入运行,城区9条道路改造升级,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污水二级管网改造、垃圾中转站建设基本完工。老城区、青东坝、南寺坝三大堤防9.58公里建成,为城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与此同时,该县还投资184万余元,及时完成了人行道、护栏、广场、路灯等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和更换。投资约1300万元,全面更新了环卫设施、设备,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新建公厕12座,改建14座,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梓潼县开展帮扶行动凝聚发展力量

近年来,梓潼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心组织大力实施强基工程、阳光工程、帮扶工程、活力工程、信息工程和保障工程,今年以来,梓潼组织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已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700万元,落实修建(改扩建)村级水泥道路150公里,启动实施水利、电力和沼气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项目74个,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1800余个,化解疑难问题信访案件21个。以财政投入50万元、县管党费列支10万元、其它方式融资40万元的方式建立100万元的党内帮扶专项基金,组织全县34名县级领导、66名县级部门负责人、900名机关干部与乡镇、村、社区、企业、贫困户、专业技术人才、党外代表人士、大学生村官、上访户开展“一联一”活动,组织20名县级部门支部书记、5名社区支部书记、25名先进村支部书记与50名后进村、矛盾村支部书记结对共建,为梓潼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力量。

 

安县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1—6月,安县发生的各类生产性伤亡事故同比减少了69%,伤亡人数同比减少了47%,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了7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县辖18个乡镇两个园区,安监统计口径工业企业含1个煤矿,85个非煤矿山,55个危化企业,其他各类企业近200家,安全监管业务知识涉及30余个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0余部。截至6月底,安县对辖区59家露天开采的小型矿山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和专项执法,13家矿山被依法依规停产整顿,3家超限运输的企业依据《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给予了行政处罚,1起非法盗采矿产资源案也依法给予了“顶格”处理。近年来,安县切实把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形成自上而下全覆盖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和一整套既符合安全生产规律又结合安县特点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县安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