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服务大局建一流队伍 公正司法创一流业绩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7-12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今年以来,江油法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树立一流服务意识、铸就一流审判质效、建设一流法官队伍、提供一流后勤保障”的工作目标,认真部署和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在队伍建设上有新跨越,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有新方法,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有新成效。一、提升司法能力,树立一流服务意识。一是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推行“人员下沉、案件下沉、指导下沉”的方案。在人员配备上,减少院机关综合部门人数,充实派出法庭审判力量;在案件分配上,实行繁简分流,明确民一、民二庭与基层法庭审理案件的范围,进一步理顺民一、民二庭与基层法庭的业务指导关系。二是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采取固定巡回审理与流动巡回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必须进行巡回审判的案件类型;规范巡回审理程序及司法礼仪;加强对巡回审判点的建设、管理及安保工作;建立健全巡回审判考核机制。三是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在立案信访大厅增强安保力量,增设当事人通道,立案信访监控,确保立案信访大厅工作井然有序。利用电子显示屏,案件查询平台完善案件流程查询、公示系统。四是强化信访责任。将信访工作的督促落实调整到司法调解中心,充分利用“大调解”协调联动的优势解决信访问题。五是创建向上沟通平台。创办《审判要情》专刊,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向政府、政协通报重大敏感案件的审理、执行和处置情况,争取上级领导对法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六是完善接访、接待制度。加强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院信访对口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院所有副科级实职以上领导必须参与信访接待工作。院机关增设领导信访接待室和法官接待室,实现全方位、多渠道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格局。七是建立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指定专门的联系人员,开放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在审理与重点联系企业有关的案件中,推行诉讼“绿色通道”。坚持实体和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依法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二是加强审判管理,铸就一流审判质效。该院在认真分析2011年度审判质效考核情况,找准差距和切入点的基础上,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一是召开审判质效管理工作会。通报该院及院内各业务部门审判质效指标考核排名情况,进行质效讲评,强调网上办案和同步录入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查缺补漏,认真整改。各业务部门结合质效指标通报情况,加强指标分析,针对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切实解决生效案件发回重审率、一审案件陪审率、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调解率等指标失分的问题。三是动态监控强化流程管理。审判管理办公室对业务部门案件质效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向分管领导书面汇报,做好审判质效通报及质效评估指导、督促工作。四是审判管理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将质效评估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与干警个人年终考核及职务晋升挂钩,与部门年度评优挂钩。三是深化队伍整顿,建设一流法官队伍。一是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继续以“警民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教育、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干警政治、思想作风,深化“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号召干警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妥善处理好个人、单位利益同大局利益的关系,防止把司法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妥善处理好审判权利与个人感情的关系,坚决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针对案多人少的矛盾,一方面实行领导带头办案,减轻办案一线干警压力;另一方面摸清干警底数,限定综合部门人数,将具有审判资格的干警调整到审判一线。四是建立人员交流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联系,建立和完善干警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推出去、引进来”,解决干警因缺少交流,固守成规、创新不强的问题。四是整合综合部门力量,提供一流后勤保障。一是以作风整顿为契机强调“服务”意识。要求综合部门要以及时高效解决问题为目标,做好各部门协调服务工作,切实消除责任不明确、办事不积极的现象。二是强调内宣、外宣、调研工作“一盘棋”。将信息、宣传、调研及文秘等工作全部归口到政治处统一管理,便于统一宣传口径,整合写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实行年初报预算、月月有计划、年终有结算的经费管理模式。并规定超过一定标准的经费使用必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实现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四是完善物资设备管理制度。对警车采取部门包干使用的管理方式。同时,完善《警车管理办法》,实行节假日统一管理制度。定期对全院的消防、网络、空调等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设备使用安全无事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