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5-27  发稿编辑:景秀丽

 

安县扩容增量提升工业整体实力

今年以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完善全县“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园区“一区多园”规划。加快汽车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桑枣建材产业园、宝林物流产业园建设,重点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100强企业、行业领先企业等重点客户进行深入分析,选准潜在合作者。今年总投资29亿元的24个工业项目在安县工业园区集中开工。这批项目占地1758亩,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8亿元、税收2亿元。拓宽投融资渠道,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将超23亿元。4月初,安县正式启动小微企业金融支持计划,推动专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向农村小微企业倾斜。通过该县牵头的扶持小微企业金融贷款联合评审,在全县遴选优秀成长型小微企业95户,向金融、担保部门推荐优秀成长型小微企业38户。目前,专业银行已为24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429万元。据了解,今年安县将重点抓好华晨汽车二期年产30万套零部件、银河建化集团年产3万吨红矾钠和1000吨太阳能电子浆料、好医生全自动智能化抗生素生产线、川银动力柴油机燃油控制系统、鑫祥环保60万套汽车零部件等一批牵动性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确保工业投资超过23亿元。目前全县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62个,仅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就达44个,投资总额达到26.87亿元。按照建设规划,安县今年还将完成汽车配件产业园一期工程,完善区内配套建设;完成界牌段天然气改线工程,启动银河科技园、长虹新型部品基地、魔力科技天然气管道工程;加快启动汽车后市场规划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梓潼构建高效便民服务通道

今年以来,梓潼县创新乡镇便民“三零”服务模式,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通道,深入推进农村基层作风效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接待来访群众11000余人次,办理事项6933件,无积压件。该县在32个乡镇均设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并将司法、民政、财税、计生等民生部门的服务项目纳入中心,统一调配人员,集中受理群众办事。在全县327个村设立便民服务室,组建了一支654人的民事代办员队伍,开展“挂村包组联户”等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导服。明确程序,规范办事,服务质量“零差错”。乡镇便民中心的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岗位责任等统一上墙,按照“受理登记、归口办理、跟踪督办、反馈回复”的流程逐一办理。同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强化群众监督,对作风效能问题及时问责。

江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江油市切实将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累计建立各类林业产业示范基地13.8万亩,加快山区发展振兴步伐。江油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快速增长,已在云集、马角、新安、二郎庙、三合等乡镇新建、改建特色经果林基地0.5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已建成以巨桉、桤木、速生杨、杉木为主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有效提高了木材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能力。江油还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基地,以市级骨干苗圃为主,广泛推选适地育苗、大户育苗,成功建设了一批固定育苗基地。同时,积极引导业主建设园林花卉基地,已经在青莲、太平、九岭、龙凤等乡镇,累计新建花卉苗木基地0.3万亩。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已在雁门山区五个乡镇及二郎庙、云集等山区乡镇建立辛夷、红豆杉、厚朴、金银花等中药材基地3万亩,进一步拓宽了山区经济发展路子。

平武县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平武县注重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更加优化。2005年到2010年底,三次产业结构从33.6:40.7:25.7调整为25.1:48.5:26.4,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产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四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六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香叶尖、宏建木业、平峰林业等农业产业企业不断壮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支持水电、矿产企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经济明显提速增效,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水电开发成效显著,建成中小型电站13座,总装机达54.88万千瓦;在建、预开工水电站9座,装机29.6万千瓦;成功引进天雄锰业、雄升科技等工业企业,快速完成平武锰业、矿业公司、平驿选矿等企业恢复重建,工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旅游景点,完善报恩寺和王朗、虎牙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深入发掘藏羌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平通、南坝、响岩场镇新貌游和地震遗址游打造成效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提速,旅游产业化进程加快。河北—平武工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62亿元,签约入驻项目10个,协议引资15亿元。南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基本完成,锰业集团、宏建木业、矿业公司等入驻企业完成重建投入生产,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游仙加快经济上档增速

在游仙经济试验区,东材科技、开元磁材、兴事发门窗、维德科技、维博电子、川金机械、新兴机械、仙特米业、太极集团等35家规模企业星罗棋布。去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88.6亿元,占全区61%,在游仙保持龙头地位。今年,该区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园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同时,经济试验区还切实加强对企业征地用地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清理闲置土地,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环保低污染的新型工业企业入驻发展。今年一季度,经济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32.5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