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培育绿色品牌农民增产增收
目前,《梓潼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靓绿瓜菜、陈家河米业、金辉蔬菜、德力黄金梨、兴盛核桃等六个农业产业基地成功打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海椒、黄瓜、番茄、西瓜、花生、玉米、脐橙、圣迪乐鸡蛋等20余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认证,宏仁乡金宝村农产品基地的葡萄、辣椒、黄瓜、西红柿等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这不仅让民众吃上放心、健康的农产品,还顺利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基地发展目标。
该县以水为中心、以路为重点,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农业产业项目,采取引资和融资等方式,加强农田水利、村通道路、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和合理流转,招引种植大户和能手,积极建设一批示范作用突出、带动力强和有发展后劲的农业产业基地,大胆试水农业科技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按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按照循环农业模式进行生产,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用农家肥作底肥,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消灭病虫害,生产出的蘑菇无毒无公害无污染,脱水加工以后出口国外,价格十分可观。
梓潼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专门成立有机食品领导小组,每个组员分别联系各个农业产业基地,定期和经常性地下基层开展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坝坝讲座、个别指导与集体培训,让农户了解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和相关知识,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总结经验和寻找原因,为后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梓潼县正在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大力度普及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各种养殖大户蓄势待发,扬帆鼓劲,力争建成农业标准化产业基地100万亩,建成有机农产品基地15万亩,把梓潼打造成“中国有机农业(食品)基地”。
江油市产业崛起让现代水利强农富民
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全域灌溉建设启动会议上,江油被确定为全省全域灌溉试点县(市)。为加快推进全域灌溉建设进程,江油提早谋划,周密安排,在“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全域灌溉规划,明确了全域灌溉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在实施全域灌溉工程之初,江油就将水利建设和农村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捆使用农业、水利、国土、以工代赈、扶贫、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整合效益,确保改一片成一片,农民增收一片,让水利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
目前,在江油市全域灌溉试点建设项目区的新安镇, 500亩早熟梨园、1800亩猕猴桃园、500亩葡萄园将昔日的荒山坡妆扮得分外漂亮。该镇黑滩村、许家桥村、晒经村、天岭村、大岩壳村5个村由于地势较高,用水困难。在实施全域灌溉工程中,江油整合涉农项目、综合指导,投资9100万元,将5个村的用水渠系贯通。有了水利命脉的保证,该镇打造以精品猕猴桃园、精品葡萄园、观光休闲梨园、日籍华桥“猕猴桃出口创汇基地”4个主题公园为主的万亩生态农业公园蓝图正在加速实现。
依托水利强产业,是江油大兴水利建设的重要战略。如今,江油结合新农村建设,不仅在九岭镇打造优质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新安镇打造万亩观光农业园,还在方水发展千亩草莓基地,八一打造西瓜、蔬菜基地,战旗、义新发展水稻良种培育基地……坝区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丘区发展粮食生产、山区发展经果林种植的产业布局已然成型。新建的蓄水池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U型渠阡陌相连;广袤的田地里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焕发着盎然生机……科学、高效、优质、节水,内容丰富的全域灌溉正为美丽富饶的江彰大地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盐亭县: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盐亭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在全县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巩固高团,加快高团花卉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步伐,扶持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确保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提升白虎,重点抓好产业招商和二期打造,在白虎已整理剩余的土地发展红掌、蝴蝶兰等高端花卉。全力将白虎片区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新村建设示范和土地流转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启动鳌鱼,农业、水务、林业、农发、民政、交通、国土、发改等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抓好鳌鱼村水利、道路、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连片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整体推进,各乡镇根据实际抓好示范点的打造,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该县围绕盐绵、盐梓、盐蓬、盐南四大主干道路,狠抓粮油高产示范创建。生猪基地提升,抓好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建设,重点扶持园内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发展,继续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林业基地提升,抓好北面柏梓、黑坪等乡镇的优质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全面完成5万亩工业原料林新建任务,巩固巨龙、安家水果基地。蔬菜基地提升,增强两河、富驿、五龙等现有蔬菜基地的带动能力,辐射周边发展。水产基地提升,突出毛公铁垭、麻秧望江、玉龙钟沟等基地特色,大力发展大鲵、胭脂鱼、泥鳅、龙虾等特色水产养殖。花卉基地提升,以高团为核心,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协会合作社协助、农户参与,加快推进1万亩花卉产业基地建设。
盐亭县还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紧密的产销联系机制,建立稳定的合同订购、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其次,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推动它们与农户家庭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互补发展关系,确保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受益、持续受益、长期受益。第三,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扶持宏鑫粮油、建丰林业、嫘祖米业等重点农产品加工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一批新企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平武县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群发展
近日,河北—平武工业园区与四川豪特、上海清川塑胶制品、四川茂源、四川中物材料四家企业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四家企业将在园区投资建设曲轴配套加工生产项目、年产3万吨聚乙烯管材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备制造项目、聚芳醚类改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四个项目总投资达2.75亿元,占地170亩,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就业近600人,年销售总收入7.1亿元。
河北—平武工业园区是“5·12”地震后河北省倾情援建,市委市政府倾力支持该县在绵阳市高新区磨家镇建设的“飞地”工业园区,园区占地3平方公里。自2010年以来,已与10家企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招商引资17.84亿元,到位资金2.35亿元。
今年以来,平武县把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重心定格在抓好河北—平武工业园区这个支撑点上,采取地方政府主导、对口援建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结合河北产业转移和高新区的相关产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进行产业招商。平武园区发展路径是:着力培育优势产业,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1-2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平武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园区以发展“高、精、尖、新”产业为主。在规划中,工业园核心企业区占地面积2000亩,计划引进河北等地知名企业10—15家,实现年度工业产值35亿元。中小企业区规划占地1000亩,发展园区核心企业和周边园区的配套企业,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今年内计划引进10家企业,竣工投产企业达到6家以上,实现年度国内工业产值15亿元。工业园区为入园企业“设限”:入园企业,投资强度不得低于5000万元,总投资1亿万元左右的“高、精、尖、新”中小企业最受欢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