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4-22  发稿编辑:景秀丽

文久喜代表政协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会议听取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书成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主图.jpg

 

受市政协常委会委托,文久喜代表政协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文久喜说,2011年是绵阳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六届市政协履新之年。在中共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与省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以全市总体取向为基本指向,以绵阳战略定位为服务方位,始终坚持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在服务大局中主动作为,在履行职能中彰显特色,在协调关系中促进和谐,在整体推进中提升水平,在新的实践中展示了新作为,在新的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一是坚定政治方向,政协事业进一步发展;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履职实效进一步增强;三是关注民生改善,优势作用进一步发挥;四是整体统筹推进,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

文久喜说,2012年是绵阳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一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两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重点,紧扣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攻坚年”和“开放合作突破年”的总体要求,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努力在服务发展中彰显新作为,在促进和谐中做出新努力,在履行职能中发展新局面,为推进绵阳“三个加快”、实现绵阳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文久喜说,落实总体要求,一要坚持团结共进,着力增进思想共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调研视察,积极建言献策,全力助推绵阳科学发展。二要坚持服务中心,着力促进跨越发展。准确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两化”互动,着力“统筹城乡”,着力“投资拉动”,着力“产业支撑”。三要坚持务实作为,着力助推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强市建设,服务文化体制改革,服务文化事业发展,服务文化产业提升。四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维护社会和谐。始终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力民生持续改善,努力维护和谐稳定,全力助推和谐绵阳建设。五要坚持强基固本,着力提升履职水平。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发展政协事业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会议听取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书成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林书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爬坡实干,全力推进“三个加快”,夺取了灾后重建全面胜利,保持了高速发展强劲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GDP突破千亿大关,工业经济提速升位,文明创建喜摘桂冠,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灾区发生历史巨变。

林书成说,事实证明,过去的一年,是绵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过去的一年,全市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城乡面貌整体性提升,灾后重建取得全面胜利;过去的一年,全市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过去的一年,全市军民融合持续推进,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科技城建设进入新阶段;过去的一年,全市社会保障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关于2012年工作安排,林书成说,今年是我市灾后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的总体部署,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规模扩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把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重点,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攻坚年”和“开放合作突破年”,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牢做优基础,做实做好民生,加快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林书成说,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这些目标,要认真把握抓投资,稳增势;抓产业,强支撑;抓两化,谋发展;抓开放,增活力;抓统筹,促和谐。

林书成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突出项目建设,着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拓展项目谋划深度,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二、实施三个倍增,着力稳定工业增长态势。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运行质量,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三、围绕产城一体,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四、深化军民融合,着力推动科技城上台阶。加快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创新能力培育。五、坚持科技兴农,着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片整体建设新农村。六、发展文化经济,着力打造西部文化强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振兴。七、扩大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八、促进民生改善,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九、提高行政效能,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在加快发展中富民,在依法行政中惠民,在转变作风中亲民,在清正廉洁中为民。

会议还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林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支卫平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书面报告了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绵阳市2012年计划草案、绵阳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绵阳市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本报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