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4-15  发稿编辑:景秀丽

 

 

 

 

 

 

 

 

 

 

 

 

 

 

盐亭县:积极打造“四宜”城市

近年来,盐亭县把真抓实干、建设现代山水城市作为推动盐亭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头戏”。按照“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县城发展新理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四面突围”做大县城,计划到2016年底,县城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

全县万众一心,集中项目、人力、物力、资金做大县城,做强工业园区,仅工业园区就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26.73平方公里。

盐亭县还充分利用县城山环水绕、绿色生态的自然优势,融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用好国土、规划和城建三个调控手段,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现代文明城市。以嫘祖大道、凤凰大道、石龙大道为支撑,集中力量,高水准建设指南、石龙、红光、石岭新区。完成县城“一环两江四岸”的规划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好公园绿地和地下停车场,打好“生态、形象、品位”牌。规划建设一批高档次精品住宅小区和城市综合体,发展楼宇经济,集聚商机,提升人气。

加快旧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完成重要节点打造。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建筑风貌提升。实施“拆房还绿”工程,改建、新建一批群众生活休闲的绿地。打造环城生态走廊——城市绿道。创新城市管理办法。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化率。

盐亭县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城乡共荣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两化”互动,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繁荣发展餐饮、娱乐、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训物流仓储、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近郊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大力开发嫘祖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嫘祖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嫘祖陵、嫘祖坛4A级景区,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尽快融入川渝旅游圈。

江油市:环境治理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江油在集中开展专项行动中,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战略,按照“管建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着力改善环境面貌,大力提升城镇形象,全力提高居民素质,不断将城乡环境治理引向深入,实现了城镇面貌大改观,发展环境大优化。活动期间,清理垃圾7500余吨,规范广告招牌260多个,治理农贸市场20余个,施划停车线近百处,治理工地乱象80余处,河道乱污20余起。全面建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城区排水管网、垃圾收集处理和垃圾转运站等56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江油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更是高达100%。

与此同时,江油投入了838万元,新购扫地车、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果皮箱等环卫设施,新增保洁员500人,2011年“三支队伍”建设投入3288万元。同时,在城区主干道设置隔离栏的基础上,再投入400万元,新增隔离栏10公里;投入300万元,新增红绿灯11处,改造12处。改造完工后,城区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大为减少。在农村,江油从治理污水和固体垃圾入手,采用政府投入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新建和改造沼气池2万口,改水、改厨、改厕8000多户。如今的江油农村,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生活。为维护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江油还建立了检查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督查、暗访、问责机制和日巡查、周公示、月通报制度。城乡环境治理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常态。

作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示范县(城区),江油在已有2个省级示范乡镇和9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个绵阳市示范乡镇和18个示范村(社区)。随后,又建设了江油本级示范镇4个、示范村57个,构建起了全市立体的示范网络。

梓潼县:加快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梓潼县为了加快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提高梓潼县城的文明形象,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期工作,积极创新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广泛整合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创建宣传之中,让市民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近日,投资8300万元的蕴含文昌文化、三国文化元素和极具汉唐风格的文昌文化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该中心以红色线条勾勒轮廓,红白相间的仿古建筑巍然屹立于七曲山南山门,傍晚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照射下,更显得楚楚动人、妩媚妖娆,更显现出潼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聚源大酒店和梓潼计算机学校样板工程以同样的风格风貌与文昌文化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相互呼应,形成梓潼一道美丽的风景。

该县还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内涵丰富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按照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发展要求,科学编制完善城市风貌打造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多规衔接,统筹推进新城区在建工程的风貌塑造和旧城区风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108国道沿线、文昌大道、人民广场周边等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场所的风格风貌打造,加快启动五丁路改造、修车洗车市场和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文昌路北段、梓建路口等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抓好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环卫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县城打造成清爽精致、绿色生态、健康养身、宜居宜业的绵阳“后花园”和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明县城。

梓潼县以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快速处置、综合评价机制和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上管天、下管地的责任网络,大力整合执法资源,积极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深入开展“五乱”治理和“七进”活动,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向社区、乡镇、村社延伸。

游仙区: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绵阳科技城核心区,游仙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定增势,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点,努力实现全年90亿元、一季度24亿元“开门红”的投资奋斗目标。通过快上项目,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争当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排头兵”,为实施跨越发展、建设富乐游仙提供强大的现实支撑。

游仙区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构建项目投资“主战场”,着力打造城南、城北、城东“三组团”。在城南小枧沟镇,依托航空新城和西部城市矿山项目,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依托小枧山水资源和拟建的游仙产业服务中心,打造20万人的城南组团。在城北石马镇,依托科学新城和科莱电梯、富乐钢构、丰泰包装、兴发门窗,建设新材料及电子、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依托城北小岛、七星坝等山水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10万人的城北组团。在城东新桥、魏城组团,依托雅化、金太阳等食品医药骨干企业,建设Ⅱ、Ⅲ类项目产业园,加快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产城一体的特色集镇。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游仙着力抓好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经济开发区南区基础设施、游石快速通道、东林50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8亿元,有效提升“两化互动”的承载能力;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产业平台建设,突出产业创新和技术改造投资,重点推进西部城市矿山产业示范基地、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起爆器材系列产品扩能改造等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产业发展投资31.9亿元;继续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加大社会事业薄弱环节投入,重点推进游仙职教中心校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7.3亿元、房地产及其他投资13亿元。

游仙强力推进园区、产业、企业“三倍增”计划,经济开发区南区计划年内投入15亿元、入驻企业15户以上;新桥雅化工业园力争投入3亿元以上,年底基本配套基础设施,有3-4个项目开工建设,2-3个项目竣工投产;经济开发区北区石马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魏城工业园力争投资2亿元以上。通过强化服务、保障要素,加快筹备保和富山、开元磁材、凯越投资、中油天能等项目集中开工,努力促进兴发科技、丰泰包装、科莱电梯、湖山电器等项目竣工达产,确保每月有1个以上项目新开工,每月有1-2个项目竣工投产。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