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芦溪中学举行第十七届“英才杯”优质课大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5-29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顺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时代趋势,通过AI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优化和课堂效率提升,构建智能化教学生态,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芦溪中学举行了第十七届“英才杯”优质课大赛。

 

本次大赛分预赛、初赛、决赛三个环节,全校九大学科教师踊跃参与。经逐层选拔,最终十二名教师晋级决赛。老师们紧扣课程标准,巧妙融合AI技术,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充满智慧与活力的精彩课堂。

 

刘老师的课前实验设计巧妙,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中融合实验视频与动图,利用AI技术将无法显示的实验效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罗老师以数字激情引入,结合河图洛书等传统文化切入课题,激发学生浓厚兴趣;通过实例层层推进,体现探究式学习。学生练习、板演积极,提问思考参与度高;教师任务清晰明了,指导细致入微,实现了高效互动。

 

赖老师设计“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学生动手探究孟德尔定律,教师利用AI技术进行模拟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关注学生主体性。

 

姜老师借助黄鹤楼建筑实例,生动诠释数学抽象素养,精选课标及教材精髓,强化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课堂提问设计巧妙,层层深入,显著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张老师利用AI技术介绍糖尿病的原因,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实验设计巧妙,可操作性强;知识讲解系统,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亲和力十足,学生热情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杨涵老师教学过程,利用AI技术生成视频和图片,导入自然,环节过渡流畅,注重反馈和学生自评;教态自然,充满激情,口语流畅切标准;课堂最后实现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树立吾辈当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

 

李老师教师专业素养扎实,课堂中注重以生为本,以师为导。整个教学过程融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为一体。既坚守语文课堂的根本,又恰当运用AI为教学赋能。

 

金老师教态自然,口语流畅自然;有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课堂开头与结尾都使用了AI,实现完美闭环;教学内容兼顾课标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陈老师通过学生制作的AI视频导入课堂,体现了学生对AI的实践制作能力;课堂设问类型丰富,问题设置紧扣高考题型,并进行明确的方法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历史素养。

 

杨老师以“解码胖东来,探析服务业”为主题,将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商业案例与地理学科的服务业知识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生活即地理”的教学理念。

 

何老师秉持以生为本理念,精准把握教师主导定位;课堂设计精巧,课程内容融知识积累、趣味体验、能力培养于一体。将智能技术赋能课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谢老师用盲盒抽取职业并探讨现实中可能会面临的权益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快递员劳动权益情境一材到底,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生活化,体现了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

 

赛后,评委们立足新课标要求,结合AI技术在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实效,从多方面对十二节决赛课程进行了细致客观的点评,对参赛老师的优异表现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优化意见,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评审,最终高二生物组赖涛老师和高二政治组谢培老师荣获一等奖!老师们在决赛中的优异表现,既彰显了扎实的学科功底和教学能力,更标志着AI技术与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取得新进展。

 

智启教坛开新境,创领课堂树标杆。本次大赛是“AI+教育”的大胆尝试,老师们更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AI赋能教学,构建了个性化、精准化、互动化的高效课堂。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形式,也将推动芦中教师队伍向“智慧型”“创新型”转变,并为我县智慧教育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

(作者: 李竹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