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国残联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群体部部长周坤、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冯希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吴燕丹、四川省残联宣文处调研员樊轶等一行赴北川调研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进家庭、进社区情况。绵阳市残联宣文科科长熊玉杰、北川羌族自治县残联理事长王建陪同调研。
周坤一行首先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一边参观活动场地,一边听介绍,北川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建于2017年5月,占地面积60平方米,位于北川体育中心内,有康复体育器材、健身体育器材、休闲及智力运动器材、指标测评设备等18项53套,适用于需要康复、健身的残障人士。此活动室对外免费开放。配备了一名康复(健身)指导教练,一名康复治疗师定期在活动室为残疾人进行针对性训练。运行以来,累计使用215人次,受到残障人士的好评。
随后,在调研座谈会上,北川羌族自治县残联理事长王建围绕构建县、乡镇、社区(村)三级康复体育网络,推动康复体育进社区进家庭做了具体情况汇报,部分北川残疾人体育爱好者、残疾人专(兼)职委员对更好的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提出建议。周坤对北川的残疾人群众康复体育工作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以文体活动为牵引,进一步创新可持续的残疾人群众性康复体育方式提出希望与要求。接着来到永昌镇、安昌镇,深入残疾人家庭,实地调研了解残疾人群众体育、特奥体育开展情况。
周坤在调研中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发扬残疾人体育精神,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二是要做好残疾人体育活动保障,让残疾人体育活动室、器材更好地服务残疾人;三是要发掘有运动特长的残疾人,让残疾人体育事业更辉煌;四是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残疾人群众走出来、用起来、起效果、成为习惯,通过个人特长来展示残疾人的风采。(周永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