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者领导也,官者领队也,官者舵手也。党的政策要靠官员来贯彻,党的形象要靠官员来维护,党的纪律要靠官员来执行,所以,从严治党的根子就在于从严治官。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已经不仅事关人民的福祉,更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但在执政60多年后的今天,若不从严治党,若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肃的监督,也就很难担负起人民托付的振兴民族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98次提到“严”字,可谓振聋发聩。
98次提到“严”字,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以更加严格的治党要求奋发进取,交出一份令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习近平98次提到“严”字已经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10月12日网易新闻)
从严治官就是要做到“育而不散”。习总书记98次提到“严”字,那是对官员的一种警示,那是一种政策的决心和信号,笔者认为,从严治党的根子要落到从严治官上,就是从严教育入手,从思想上“开刀”,在“筑魂”“守土”在下力,彻底解决官员思想“变质”的问题,思想是行为的总开关,官员的行为出轨总是以思想先出轨作为条件,如果没有思想上的出轨,那么也不会出现行为上的出错,所以,从严治官就是要从严抓好官员的教育,通过警示教育、人生观教育、法纪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等,使官员的思想时时受到洗礼,处处受到清扫,让教育真正触及干部灵魂,振动官员心弦,从而,保证官员的思想不散,灵魂不丢,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党的事业之上。
从严治官就是做到“收而不放”。“收”,就是紧缩,收缩,就是不任其发展和放任自流。从严治官要做到“收而不放”,就是对官员的权力要加强监督和管控,约束官员用权,监管官员用权,不要让官员的权力失管、失察、失控。常言道:张弛有度,行为才会有规。纵观一些官员的腐败说到底就是因为权力监管失控,让官员把权力当成了捞财的工具,因此,从严治官就是要加强对官员权力的约束,给官员的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拴上监督的绳子,安上群众的“眼睛”,不能让官员把权力放了“野马”,就是要采取纪委督察、组织核查、群众监查、相互排查等方式,时时对官员的用权进行查处,防止权力越了制度之“坎”。
从严治官就是做到“帮而不松”。常言道:响鼓也要用重锤。每个人都有消极与积极的因素,一些地方之所以经济发展起色不大,地方面貌变化不新,就是因为官员的守旧思想作怪,缺乏争创意识,有的随大流,有的守滩子,有的混日子,有的组织对官员重用轻教、只用不教,致使官员长时间的素质得不到提升;还有的单位和领导很多时候放纵官员的言行,把对官员的管理建立在“纪律靠自守,工作靠自觉”上,这些,都是领导失误,管理“放水”的表现。从严治官就是要做到“帮而不松”,“帮”,就是帮助和提高,“帮而不松”,就是帮助官员提高能力,不能放松素质要求;就是要通过培训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通过监督让官员的作风不散,通过教育让官员的思想不松。
作为党员干部是党在各个岗位的路桩,是党的扛旗之人,一个好干部就是一种好风气,就是一种好风水,就是一面好旗帜,因此,只有坚持从严治干,从严治官,才能让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谢清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