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始终把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每天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在宏观管理上把好方向,微观管理中抓好落实,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细节,认真实施“安全管理123”,分层推进,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宏观管理“123”,把好安全管理的方向
1、树立一种意识。逗硬落实“首遇责任制”,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教育责任人的意识。“首遇责任制”即是指:教职工第一个遇到学生有危险或有其它不文明的言行时,应立即制止,主动消除安全隐患;如没主动制止,出现问题将追究其责任。经过几年的推广实施,如今在校园内,时时都能听到“注意安全”的语言提示,楼道上每天都能看到安全值日教师巡视的身影,操场上随时都能看到老师关切的目光,“首遇责任制”的推行,强化了学校教师的安全意识,形成了“用心当安全人,尽责做安全事”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学校多年来师生安全“零事故”。
2、坚持两次演练。培养安全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机制。我校学生多,教学通道少,楼道窄,如遇突发事件,极易发生踩踏等事故。针对这一现实,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坚持在上半年开展“楼道应急疏散演练”,下半年进行“消防逃生演练”,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组织、指导,师生全员参与。每年两次的大型演练,让师生进一步熟悉了学校疏散路线、校内安全指示标志和安全场所位置,进一步掌握了逃生自救自护的方法。在平时校内活动中,也严格要求师生按演练路线行进,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做好演练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实行了排队上下楼道,排队放学的措施,确保了日常生活的平安、有序。如今每次大型活动,师生上下教学楼速度快,安静、整齐,对内确保了平安,对外树立了良好形象。
3、凝聚三方力量。家庭、学校和社区携手并肩,共同撑起师生安全的保护伞。在学校,我们坚持利用各种集会、班队会、主题教育活动等时间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坚持向家长做好安全教育宣传。三年来,我们共下发安全告知书、宣传单1万余份,特别是2013年寒假,我们还给学生布置了安全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安全知识测试卷,共同调查排除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做好了家庭和学校安全教育的同时,学校还联合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等活动。在重大节日、大型活动时,邀请社区干部,片区民警、城管等单位执法人员到现场协助维持秩序。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密切配合,共同撑起一把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伞。
二、微观管理“123”,抓好过程中的落实
1、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加强对《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指导,上好每一堂安全课,营造安全教育氛围,让安全教育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游仙区举行的安全优质课竞赛中,连续两届获特等奖;在2013年游仙区首届安全教育校园剧展演中取得特等奖的好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2、借助两个宣教平台(宣传栏、QQ群)。学校做到了安全教育天天讲,设立固定的宣传栏(黑板报、展板、专栏),采用图片、标语、儿歌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在“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月”中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宣教效果。同时借用QQ群和校讯通等现代通讯平台,随时发送疾病预防知识、食品安全常识和安全自护知识,提醒学生、家长注重安全,让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时时处处警醒师生及家长。
3、落实三项措施(安全例会每周一次,主题活动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每期一次)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每周由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一次例会,发现本周亮点,明确下周工作重点;每月结合当月实际,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将安全教育常态化;学期末,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总结、考评,并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奖惩逗硬,确保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班级管理“123”,关注每个孩子的安全
班级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每位孩子的安全是每位教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我校十分注重安全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落实。
1、每班设立一位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由各班推荐优秀学生代表担任,定期轮换,使学生直接参与安全管理与监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每天做好两次检查(上午和下午上学)。正副班主任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把缺勤学生追踪制度落到实处。
3、每天进行三分钟小结。利用下午放学前,在安全管理员和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每天对当天安全工作进行小结,整改当日工作,研判来日安全管理细节。
正是通过2000多名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安全工作实现了“零事故”,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学校安全知识网络竞赛优秀组织奖,被授予游仙区安全管理示范校,多次被评为市、区安全稳定先进单位。(富乐小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