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社会科学普及立法的必要性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1-26  发稿编辑:韩春梅

 

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支持,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使社会科学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在全社会中宣传社会科学,并加强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条例》的修订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的必然产物。

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赖以传承的重要支柱,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使经济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将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起到巨大的、全方位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地区化、多极化矛盾不断加剧,世界格局日益复杂化的今天,要回答和解决国际国内重大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财富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离不开社会科学立法为其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要全面提升人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推进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立法为其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立法独特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愈加凸显,愈加重要,社会科学立法必将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是大力发展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目标,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事实上,社科普及与社会科学本身是如影随形的,从社会科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因此,就社会科学的发展而言社会普及立法势在必行。

实践表明,社科普及立法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平台,是实现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和公众的有效途径,更是保护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全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社科普及立法可以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保障人们了解、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被公众认为正确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公众的智力,提供公众的理解思维能力、科学管理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境界。

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即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公众社科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自身繁荣、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势必要求其发展的优秀成果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即是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标志,又是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动力。而要不断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就需要把社会科学最大限度地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让公众接受并转化成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引发产生新的成果,更深入地去影响和熏陶公众。

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

面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人类社会面临的新发展,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社科普及工作者,有责任予以密切关注,并科学地阐述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将自己和社科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公众,对世界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从历史背景、相互关系到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向公众进行科学解说,以便使公众有正确的认识,自觉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只有将社会科学的优势发展成果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人们不仅要掌握、开发、利用更多更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同样需要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只有进行有效的社科普及立法,才能使社会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才能实现公众对社会科学的广泛接受和应用,才可能实现经济起飞、民族复兴。

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这方面的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科学普及往往被置于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地位,从而使得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现状,与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要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社会科学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加强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工作。
【摘自《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学习读本(社会科学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