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梁晶萍
编者按: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梓潼县人口计生工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亮点纷呈,好。
2013年,梓潼县人口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产业强县、开放活县、两化互动、城乡相融”战略中寻找人口计生结合点,深化去年全县荣获的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县”、“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三大创建成果,以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利益导向、基层基础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总人口385129人,比去年净增人口363人,年净增率0.94‰;2013年统计出生3476人,出生率为9.03‰,死亡2789人,死亡率为7.25‰,人口自然增长687人,自然增长率为1.79‰, 同比上升0.32个千分点,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8‰以内的指标。全县政策生育率为89.36%, 2013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98,与去年112.83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全县有已婚育龄妇女83330人,综合节育率90.79%,长效节育率为88.30%。建立“三结合”基地32个“三结合”帮扶户达到1486户,其中新增帮扶户266,联系户600户; 符合 “三金”条件确认对象准确率达100%,兑现率100%。
创新发展,亮点纷呈
1、“诚信计生”示范单位通过省级验收。
经过一年半的辛勤工作,已经建立起了“以部门诚信为先导、以群众自治为基础、以诚信组织为依托、以双向承诺为保证”的“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工作机制,顺利通过省人口计生委的评估验收。
2、首次常态化实施计划生育非诉讼行政案件执行。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非诉讼行政案件执行工作的通知》,与县人民法院建立协作机制,已经受理的非诉讼行政强制执行案件14例,进入了实质性的执行落实阶段,第二批送审12件正在由人民法院审查,将有效地遏制违法生育的发生。
3、首次全面实施0—6周岁独生子女生育意外保险。
和中国人寿梓潼支公司联手,大力宣传,做好0—6周岁独生子女生育意外保险。2013年全县参保人数8843人,参保金额265290元,并于当年现场赔付13例,赔付金额共计62916 元。得到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好评。
4、首次实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
建立机构,组织50于名志愿者深入全县调查、摸底,建立一帮一的帮扶模式,对50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发放宣传袋、宣传品100余类,帮扶资金及物质6.35万元。把社会的关爱传递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扩大了计生协会组织为民办事实、办好事的影响力。
5、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从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手,不断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013年5月被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评为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先进集体。
6、社会抚养费征收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3年11月底,社会抚养费征收入库58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210万元,增长56.8%,再创历史新高。
梓潼人口计生工作成绩斐然。主要特点是:
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统筹安排人口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长期坚持五项制度统筹协调发展,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施治
合力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教育,力促群众生育观念转变
1、加大投入。
投入资资金在县计生服务站、县人口计生局门前新建人口文化基地,高标准进行宣传氛围打造,新建15平方米LED宣传视频,在全县33个乡镇每个乡镇规范化建设了一个村级计生服务室,规划打造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2个标准化服务站:文昌镇青龙村,宏仁乡金宝村,宝石乡计生办,宝石计生服务站和许州计生服务站。
2、集中宣传。
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文明创建、中国梦、党风廉政建设、“5.29”计生协会活动日 、“7.11”人口宣传日、“9.25”公开信发表日、 “10.28”男性健康日、12.1艾滋病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慰问活动14次5000余人次,共接受群众各类咨询5000余例,为群众义诊300余例,发放计生法律法规宣传资料7000多份,计生宣传袋1200个,公民道德宣传资料4100份,生殖健康、优生指导手册500本,避孕药具8000余只。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简化办事程序,大力推动“阳光计生”“诚信计生”
1、健全执法责任制。
2、加强执法培训。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举办了3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培训班,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3、大力开展违法生育集中整治。
对全县两个园区,32个乡镇进3年来的违法生育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对清理出的个案,逐一进行处理,起到了处理一案教育一片宣传效果。
4、扎实推动“阳光计生”。
在计划生育政务、事务、村务公开中,规范设置公开栏和宣传栏,及时更新群众关注的计生政策法规、奖励优惠政策、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事项,增加工作透明度。成立梓潼县人口计生网站,在县广播电视台举办“阳光政务”专栏,和育龄群众沟通,解答群众关心的人口计生工作和法规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开通“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建立了局领导信访接待日和领导包案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定期排查信访隐患,定期研究解决信访难题,全年来信33件,个人访135件,电话咨询259件,咨询358件,结案率达100%。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育龄群众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政风行风监督员15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继续完善部门联动,深化管理。
6、开展诚信计生示范打造,深化基层群众自治。
在全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已经建立起了“以部门诚信为先导、以群众自治为基础、以诚信组织为依托、以双向承诺为保证”的“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工作机制,顺利接受省人口计生委的评估验收。设置便民维权代办服务电话45部、设立信访投诉箱41个,免费发放便民维权代办服务手册5000本,在乡镇便民政务中心(大厅)设立阳光计生窗口33个,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趟路,就能办成事。简化办事程序和减少办事环节中,顺应群众需求,在全县开展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代办服务。2013年,免费上门代办《生育服务证》2592个、代办《流动人口婚育证》1864个、代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850个,代办计划生育证明等资料2500余份。
加强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1、全面兑现落实奖励政策。
着力落实好各项法定奖励、优惠、扶助政策。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2013年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扶7864人、特别扶助420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49194人,奖励资金达到1219.488万元, 该项工作已成为我县重大民生工程。
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进一步提升。
3、扎实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活动。
推动计划生育 “三结合”部门资源整合,大力实施项目扶持,建立“三结合”基地32个,“三结合”帮扶户达到1486户,其中新增帮扶户266,联系户600户;落实计生“三结合”帮扶部门29个,建帮扶基地29个,全年为帮扶户提供资金、物资达14万元,为基地建设投入40余万元,技术信息35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2900余份。
4、认真开展计生免费服务活动。
免费为育龄群众查环查孕38400人次,核实报销免费手术2786例,金额21.4万元,为各乡镇转移支付计划生育免费专项经费26万元用于环(孕)情监测,发放避孕药具5903人次。各中心服务站技术人员组成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队,分季度下乡开展服务活动,全年接受免费体检服务的育龄妇女38400人,免费服务率96%,同时强化随访、术后跟踪服务,对检查出的各类疾病全部得到及时治疗。全县共落实节育措施7127例,其中上环4699例,取环2262例,当年生育已婚育龄夫妇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4%。全县建立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465个,药具发放及时率100%,使用有效率98%,随访率96%。
5、创新利益导向政策。
和中国人寿梓潼支公司强强联手,大力宣传,做好0—6周岁独生子女生育意外保险。2013年全县参保人数8843人,参保金额265290元,并于当年现场赔付13例,赔付金额共计62916 元。得到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好评。推行“生育关怀”行动。在新婚期、孕期和产期,人口计生部门要给予包括相应生殖健康知识、孕产期知识和育儿期知识及必要用品等科普“大礼包”。推行计划生育长效避孕措施奖励。
6、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7、抓好计生协会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2014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口计生委的关心指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再添措施,再添干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