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党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亲属、战友、同志
他们是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相关者
他们是重大事件亲历者、重大工程参与者、重大成果创造者
“女排精神”实现强国梦
讲述人:杨锡兰 前中国女排队长,中国女排“五连冠”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女排“五连冠”是很美好的记忆,终生难忘。我们为国家争了光,尽了自己的努力。作为一个球员来说,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每个人都问心无愧。
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是1981年的首次夺冠。可以说,我们很多人当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好像是做梦一样。当时,《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其中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我们的形象上邮票、上日历,还出了纪念币、纪念章。
女排“五连冠”靠着拼搏的精神。这种拼搏精神从哪儿来?光喊拼搏是夺不了冠军的,那个年代真是从骨子里有股为国争光的精神。每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时,我常想:不是中国女排赢了,而是中国赢了。或许外国人很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一次胜利,中国人为什么总憋着一股气。现在回顾,那时候真像是我们民族返老还童的年代。当时国家刚刚走出“文革”,进入改革开放的激情岁月,全国人民怀抱压抑已久的强国梦再次上路,确实有着太多太多难以言表的情感在里面。
二十载穿梭粤港“亲情线”
讲述人:毕江 广九直通车优秀列车员
广九直通车是粤港间首条铁路客运大通道。从1979年运行初期每天开行仅1对,到目前每天开行12对,广九直通车32年载客近6000万人次,成为香港与广东乃至整个祖国内地血脉相连的“亲情线”,见证了“一国两制”给粤港人民带来的巨大福祉。
我1983年7月参加铁路工作,1992年8月被提拔为广九二组列车长,1997年10月,被全国总工会评为积极分子,并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我刚刚进入直通车工作的时候,车上的旅客绝大部分是香港人和外国人,内地旅客往来香港的很少。但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尤其是从2003年起,内地实现自由行政策之后,广州、深圳、珠海率先开办个人赴港澳旅游业务,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22个省市49个城市居民办理个人赴港澳旅游,直通车旅客结构已从初期清一色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变成了双向互动,广九直通车每年运送内地人赴港超过百万人次,成为内地“反哺”香港的最佳例证。
近年来,香港各大学在广东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在香港就读的广东籍大学生每月都乘坐直通车往返粤港,成为直通车上一道新的景象。我将继续做一名促进粤港友好交流的使者,热忱服务,让广九直通车成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生动缩影。(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