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120人讲述90年的故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8-15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他们是党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亲属 战友 同志

他们是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相关者

他们是重大事件亲历者、重大工程参与者、重大成果创造者

 

彭雪枫为民修沟渠

讲述人:史庚申 彭雪枫纪念馆馆长

一九三九年九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移驻在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当时该地区地势低洼,十年九涝,一遇阴雨,积水排不出去,形成一片泽国,辛劳一年,种下的种子,几乎颗粒无收。彭雪枫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反复琢磨认为挖一条排水渠对岭北人民有利。于是,彭雪枫在战斗频繁、工作紧张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四处奔走,考察地形,并派在大学学过土木工程的政工干部洪波同志和几位乡民一起实地测量、计算,设计从岭子沟破岭开沟,导水如淝河的施工方案,即可根治水患。

开工那天,彭雪枫作落动员讲话,要求全体指战员像打仗一样,不怕苦、不怕累,同人民群众一起全力以赴兴修水利。为消除水灾,解民于倒悬做出出色的贡献。彭雪枫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到工地同指战员一起抬土挖泥,昼夜奋战。在军民一致努力下,仅用一个星期即开挖出了一条几十公里的排水渠。群众为感谢新四军的恩德,将此渠命名为“新新沟”,成了军民团结无间,不可分离的象征。从此解决了积涝问题,第二年就取得的好收成。

彭雪枫同志“前引前导”、“耐苦耐劳”,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皆碑。

 

我为周总理做讲解

讲述人:李秀梅 时任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

1973年6月9日,领导让我承担周总理和外宾在杨家岭旧址参观时的讲解任务。下午四点过五分,总理乘北京吉普车来到杨家岭,我一眼就认出了总理。周总理一下车就热情和蔼地与我们工作人员一一握手。我一边走一边讲解。这时周总理亲切地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答道:“李秀梅”。总理又问:“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说:“在延长县”,总理立刻接话说:“噢!延长可是个好地方,有石油啊!”几句亲切的对话一下子把我和总理之间的感情距离缩短了,我一点也不感觉紧张。

在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活跃气氛,我说我给大家扭一段陕北秧歌,这时总理和外宾都特别高兴并鼓掌欢迎我表演。座谈会场扭不开,总理特别高兴地拉着我说:“好,那咱们到院子里去扭。”这时大家很快在中央办公厅院内围成个圈圈,我和几个讲解员表演了《拥军秧歌》。我们一边扭一边唱:“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送到那里去,送给英勇地八路军……”总理和外宾一边看一边用手打着拍子,扭完秧歌,总理提议:“再表演一段《兄妹开荒》。”我立即答应。在表演中总理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又说:“这个节目很精彩,当年还曾到重庆演出过。”顿时,整个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