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不易理解深奥道理,对一些问题接受不了时,当学生犯了错误,难以改正时,教师切不可“怒而兴师,愠而致战”,要做到“四心”。
一、“爱心”就是以情动人。教师爱学生,特别是爱那些“后进生”,是教师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运用情感的感染性去唤起爱,运用情感的具体性去寻找爱,运用情感的理智性去深化爱,运用情感的效能性去献出爱。教师精心设置一个充满爱的教育环境,用“爱心”去唤起学生的良知,让他们从灵魂深处去改变自己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学生也会乐于向教师敞开心灵的窗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
二、“细心”就是要导之以行。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言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特别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表扬中提出缺点,找出差距,使之容易接受,从而发扬成绩,改正错误。
三、“耐心”就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态度和蔼,循循善诱,以他们真诚的关怀,平等的交流思想,呵护他们的自尊,为他们改正错误设置台阶。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教师也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崇高的威望。
四、“恒心”就是要警钟长鸣,持之以恒。教师要坚持到底,绝不半途而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育的开端是情理,教育的深入和巩固是有恒”。总之,情通理达,两相交融,才能敞开心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能深入心灵。“四心”法依据教育规律和原理对学生进行教育,能达“对症良方,治病救人”之功效。(许治琼)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