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三台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县委、县政府“三年变面貌”人口计生奋斗目标关键年,也是灾后重建和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开局年。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的大好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抓住扩权强县机遇,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
制定人口规划,调整人口结构,奋力完成人口计生目标任务
为顺利完成上级赋予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根据绵阳市下达任务,三台县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情,年初科学制定了目标任务,人口控制在1.6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政策生育率保持在89%以上,奖扶误差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以下,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达到91%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力争实现800万元的奋斗目标。根据年报统计,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全县期末总人口145874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99987人,独生子女182363人,出生人口12587人,其中一孩10630人,二孩1878人,多孩79人,违法生育1117人,出生率为8.46‰,自然增长率为1.77‰,政策生育率为91.13%;享受计划生育“三奖”117747人,其中“特扶”164人,“奖扶”7609人,“奖励”109941人,发放“三金”900.519万元,兑现率100%,完成计生“三结合”新增户1500户;2009年1-9月份社会抚养费征收入库1005.66万元,占考核应征800万元的125.6%,落实各种计划生育手术13171例,其中避孕节育手术10732例。
落实“七个到位”,狠抓组织保障,着力优化人口计生工作环境领导认识到位,优化人口环境。三台县人口计生工作经过两年艰辛努力,成功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的奋斗目标,顺利过渡到“三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始终站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战略创新的思维,改革开放的理念,对全县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估定位和思考,确立强基固本、规范管理、上等升级、争创省优的工作目标,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组织领导保障,明确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并利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会等重要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认真解决人口计生工作推进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给予保障。市人大、市政协,县人大、县政协今年上半年对三台县人口计生工作进行视察和指导,充分肯定了三台县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的成就,为推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宣传教育到位,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扩大覆盖面,增强全社会的影响面,营造人口计生工作“高压”态势,创造良好人口环境。强化“三为主”宣传教育“首位”意识,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改革宣传教育方法,增强宣传教育活力,与宣传、广电、文体、共青团、妇联、教育、卫生等部门构建了宣传教育新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和现行生育政策,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事例。积极开展了双乐、新德、百顷、中新等镇乡“三下乡”活动,把“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婴幼儿早教”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打造各类宣传阵地100余处,总投入达300万元。启动了电影宣传下基层活动,18支放映队已完成了600场次放映任务。以“颂国策、强计生”为主题的六月人口计生法制宣传月活动收效明显,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人口计生工作上等升级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责任落实到位,创新考核办法。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了“三千三敢三不怕”的三台计生精神指导工作的现实意义,紧扣“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计生”主题,坚持“三不变”方针,强化“一把手”工程,结合贯彻省委、省政府《办法》精神,创新考核办法,全面落实责任制,与各镇乡党委、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分别签订了《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书》,科学、慎重、合理调整了考核项目、指标和计分方法,考核延伸到村级。各镇乡党委、政府分别与各村(居)签订了“两包一挂”《责任书》,与村(居)计生委主任签订了业务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等工作制度,县人口计生局分别对各镇乡社会事务计生办、计生中心服务站、机关各股室下达了业务目标考核办法。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具体,办法管用,打通了计生工作“主干线”。
逗硬奖惩到位,激励施压并举。在2月5日召开的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上,对2008年度政府目标考核36个先进镇乡、社会抚养费征收33个先进镇乡、5个省统计信息监测点、31个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先进成员单位、53名先进个人和106个先进行政村进行了重奖,共发放奖金200余万元;对幸福乡和花园镇琴山村、永明镇红岩村、乐加乡大同村、古井镇榴花村、光辉镇大治桥村、观桥镇飞跃村及天河村进行了通报批评;对花园镇和花园镇宝林寺村、白衣村、营城村、星楼村、法源寺村、四脊村、涪城村和观桥镇碧波村、乐加乡大堰村进行了黄牌警告;对花园镇镇江村、景福镇鲜家嘴村、幸福乡古罗村进行了一票否决,对126个行政村进行了通报批评。在强大的压力下,各部门、各镇乡认真查找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方案,全县迅速掀起了大宣传、大贯彻、大清理、大落实的高潮。
检查督促到位,不留死角后患。为切实加强对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县人口计生局实行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联片包乡责任制,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严格督查督办。今年3月份组织干部职工70余人,共分10组,利用3天时间集中对全县63个镇乡2009年度已经复核上报新增的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2061人及2008年上报已兑现特别扶助的对象123人进行了县级复查,并对贯彻落实县人口计生工作会精神及流动人口管理、社抚费征收等工作进行了督查督办;4月和10月下旬组织局机关干部并抽调个别镇乡村计生委主任63人,分别组建9个组,利用7天时间集中对全县计生质量进行了再次抽样调查,局党组还组织复查小组,对部分镇乡进行了复查;5月份又组织机关财会事业人员协同县财政局干部对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三金”兑付和灾后服务站重建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做到检查督促到位。
经费保障到位,工作运转有序。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财政投入计生事业经费目标,县财政将计生事业费全额纳入预算,财政转移支付计划生育经费全部用于人口计生事业;为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财政按入库总额的40%安排返还征收工作经费。坚持“三统一、三专户”的计生经费监管制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对截留社会抚养费的,实行“一票否决”,对挪用计生工作经费的,由人口计生工作领导责任问责领导小组进行问责,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打造“七大计生”,调整工作格局,全面提升计生工作水平
打造“阳光计生”,构建流管体系。围绕“两个依托”,实施便民服务,着力攻克流动人口管理难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扩大政务公开内容,向社会公开人口计生行政许可和各种办事程序,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了人口计生窗口,落实专人办理事务,实行“阳光计生”,接受全社会监督。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全县流动人口达360461人,其中流出人口351997人,流入人口8464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达105808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1172人。建立了分类管理、群众自治和双向管理机制,实行由公安、城建、工商、交通、卫生等部门对流动人口联合执法。重点在潼川镇和北坝镇狠抓了流入人口“以房管人、无缝隙、无死角”管理试点工作,在立新镇、刘营镇狠抓了流出人口“以户管人、信息通、地址清”管理试点工作,在刘营镇召开了全市流出人口管理工作现场会。各镇乡社会事务计生办建立信息员制度,畅通外出流动人口信息渠道,实行严密监控,及时了解流动人口孕育情况,减少意外怀孕和政策外生育现象的发生。
打造“法制计生”,强化依法行政。狠抓依法管理,着力构建法制秩序,强化法制氛围。为创建法制政府示范县,今年5月,县政府法制办同人口计生局联合对新进计生队伍的6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系统的业务培训,并参加四川省行政执法统一考试,取得相关的执法资格证。规范人口计生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政策、按程序办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事项,严格生育政策,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为强化征收力度,有效遏制政策外生育,规范生育秩序。我县严格处罚标准和征收程序,加大了对违法生育的处罚力度,同时,从相关执纪执法部门抽调人员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执法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相结合,重点对“钉子户”和一些有影响的违法生育对象依法开展强制执行,强化了对违法生育的处理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
打造“温馨计生”,加快重建步伐。为推进全县计划生育系统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灾后重建,把基层计生办和中心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地震损失情况,按规定对中心服务站危房进行了鉴定、立项、初设、土地征用、土地赔偿、地质测量、地质灾害评估、施工图纸设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国土部门建设用地批准通知书全部办完,经县发改局批准,全县10个中心服务站正式列入重建项目,8个中心站列入加固维修。从2008年11月开始,县服务站开始动工修建,总面积2750平方米,总造价约637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装修工程已基本结束。切实建设好中心服务站,充分发挥“八大功能”,更好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温馨服务”。
打造“惠民计生”,完善利益导向。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全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三委发[2009]6号文件),在全县建立健全了农村奖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特困家庭救助,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计划生育保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医药费补助,“联乡包村”、“扶贫攻坚”、计生“三结合”等惠民制度,形成了以奖励、扶助、保障为主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民心工程,满意工程落实。构建了计划生育长效机制工程。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三委发[2009]7号文件),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促进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三人领办[2009]6号文件),按照“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要求,重点建立完善了利益导向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管理服务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引导群众与村(居)民自治相结合,做到统筹推进。
打造“数字计生”,加快网络建设。以网络化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了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实现了现代化,全县确定了65名信息员负责信息采集与提交,收集与发放,核查与反馈等经常性信息交流制度,并积极构建公安、卫生、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的网络沟通协作,实现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为确保统计信息源头数据准确,规范帐、表、册、卡等资料,镇乡每月例会落实,自查自纠形成了制度化,“打假治水”收效明显,全县计生质量每年都在逐步提高。今年4月省人口计生委召开百万人口形势分析会,三台县将近三年来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的成就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翟振武、该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段成荣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省人口计生委等领导对三台的人口计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打造“合力计生”,加强综合治理。积极推行了“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宣传、财政、司法、教育、卫生、广电、工商、社保、城建、交通、税务、民政、群团组织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县级部门创优的考核力度,确保了创优机构健全、领导到位、责任落实、任务明确、保障有力。在打击“两非”、出生缺陷干预、流动人口便民维权、社抚费征收等方面实行条块结合、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全县29个县级部门参加了计生“三结合”工作,并在永新镇进行了县级部门试点工作,重点推广了林业局、武引局等部门计生“三结合”帮扶规范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巩固基地村48个,帮扶户达2270户,当年人均增收660元,县级部门利用各行各业优势为帮扶户提供资金300万元,信息1000条,培训人员30000人次,把计生“三结合”帮扶办成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三台县人口计生工作“止回升”的效果明显,在扩权强县进程中,必须做到“五个不动摇”。一是支持强基固,全面贯彻好、落实好“三为主”方针不动摇;二是坚持一把手工程,因地制宜强化目标考核不动摇;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强力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动摇;四是坚持监控督查,“抓两头带中间”强力推进平衡发展不动摇;五是坚持队伍建设,充分发扬“三千三敢三不怕”的三台计生精神不动摇。为实现三台县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乐朝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