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稿(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9-15  发稿编辑:刘庆

党的光辉照征程

读书往事

    我从七、八岁开始先在本村读私学,之后进入人民政府所办公学,先后在杜家圪垛、寺石爪、兔坂镇、庞村寺等地学校读书,这些学校近者离家十几里路,远者五六十里,不交学费,自带粮食被褥,住校学习。


    当时学校实施的是全面素质教育,也叫“学用一致”。课程设置有:语文、政治常识、算术、珠算、地理、军体、文书等。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均由各党政机关选调委派。1946年薛明同志就是由区委书记调任为我们学校的校长。


    学校自养有牛、羊、鸡等动物,种有耕地,务农生产所收的农副产品供本校师生食用,学生每周一天轮流上地搞生产劳动,伙食由学生轮流自行去做饭。


    每年春秋两季各放假20天,回家协助父母务农。


    我们每天早上要出操搞军训,练习投弹、瞄准、射击,此外每周还有两个半天的专业军事课,实地演练。高年级(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必须学会各种军事基本知识和动作,拿起枪杆能打仗。各校都装备有木质手枪、步枪、机关枪、手榴弹等,供训练使用。每个高年级学生每年还要自找石头制作两个石头地雷,交给军火合作社用于作战。每年还要让高年级学生去农村参加征兵和征粮工作,时间10—15天,任务是搞宣传、写标语、搞登记、搞统计、造名册、填报表格、撰写各种材料等。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为防敌机空袭,课堂基本为流动形式,有时在校内,有时在野外山沟里。1943年日本鬼子来解放区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学校被全部烧光,学校被迫迁入庞村寺大庙。在那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度过了我的学生时代;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后,我又在内战风风雨雨的日子里读了两年书,尔后参加革命工作,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道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