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欧阳修诞辰1002周年暨六一堂建设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摘录)
编者语:投资文化产业雷声大雨点小。刘文传同志的文章颇有见识,希望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
我曾经在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前后的《绵阳论坛》、《涪江新论》等几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过:“欧阳修文化是座金矿,吁请大家协力开采!”可惜响应者很少。其实由欧阳修命名和作为字号的六个一,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考古遗文、一壶酒、一局棋、一张琴、一个老年人的休闲,这里的每个一,在今天都能做成大产业。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十几年前,一位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不无夸张的将文化产业称为是“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目前,日本一年的文化产业销售额是11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国钢铁业的两倍、汽车业的一半。号称世界文化产业帝国的美国,其文化产业更是占到本国GDP的五分之一。近十几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年均产值超过600亿英镑。
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兴起的,从党中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在这十几年间,我国的文化产业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产值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文化产业,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产业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同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今天,在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条件下,物质性产品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相对来说,文化产品的竞争还有十分广阔的领域。中国在未来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解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问题,解决好民间资本如何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文化产业的活力是从创意到创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活动的组织,首先应该回答文化创意产业是由哪些要素来积聚的?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又是什么?
首先,要有创意的人,因为创意人在整个创意产业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创意人创造的价值无法用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解释。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中的几个动漫创意人一年创造的产品价值,比泰国十多万人种植生产优质香蕉供应欧洲市场所创造的价值还要多。当然,创意人的综合素质、创意人的培养、创意人的成长,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基础。
第二,要有文化产业需要的资金。许多文化产业项目投入非常大。美国的一部电影大片,一般投入都在上亿美元,甚至数亿美元以上,而我国的一部电影大片能够投入几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便相当不错了。资金问题的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因素。
第三,要有文化创意的环境。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是物质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美国在物质产业获得根本性发展后,文化产业随后也相应发展起来。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同样表明了这一趋势,韩国在某些方面比日本更突出。韩国从1980年开始,物质产业获得飞速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等迅速走向世界。紧接着,文化创意产业便随之发展起来。“韩流”文化对中国和亚洲的冲击至今仍没有中断。日本、韩国物质产业的发展带来日本、韩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物质产业比较发达,但是文化产业没有跟上。所以,应该尽快优化配置文化产业的要素,让文化产业迅速跟上,使物质产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融为一体,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强大。
文化产业要进入资本市场
大量实践证明:发展文化产业,要高度重视金融杠杆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对于产业增长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特别要通过各种因地制宜的有效手段,推动大批中小企业转轨,进入文化产业的创业过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太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是唯一的投入者,而且政府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文化产业资源。政府应该改革文化产业的规章制度,降低文化产业的进入门槛,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领域中来。
我国文化产业必须要进入资本市场,否则它的发展资金非常有限,竞争不会充分,后续发展会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只能是:要从政府前期的投入为主,然后转入民间投入为主,再从民间投入为主,转入完全意义上的资本市场,真正的把竞争的“狼”引进来。惟有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活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