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记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江油工业学校校长郭汉祥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6-22  发稿编辑:刘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付出。”这是四川江油工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郭汉祥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郭汉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战斗在教学、管理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上,为江油工业学校、四川职业教育和全国建材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就在此前不久,他还荣获2008年度“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殊荣。


     教书育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理念。


    1982年,郭汉祥从武汉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油工业学校教书。他一头钻进书堆,学习探索教学方法。有同事劝他整天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郭汉祥却说:“不学习不行,如果因为我们耽误了学生的学业,我的良心将一辈子不安。”


    就这样,郭汉祥以坚强的毅力,先后自考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律专业,参加了南洋职业技术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干部进修班学习、西南交大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习,取得了香港公开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最近,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有着渊博知识,善于思考的郭汉祥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提出了一系列办学理念:“以分促招、以分促教、以分促管、以分促学”的市场办学模式和“全封闭、全天候、全部门、全渠道、全人员”的“六全”管理模式等现代职教观念、思想、对策等。这些理念用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江油工业学校的学生成了各大企业的抢手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被选派到国外。这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业界认为,郭汉祥总结出了职业教育在市场中的办学规律,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


    在创办特色学校方面,郭汉祥认为必须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两促进”。近年来,作为“绵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四川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郭汉祥,在省、部系统10余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1994年,他负责主研的《四川技工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0万余字,获省政府科研成果奖,并被劳动保障部和技工教育界有关权威专家认为是“扛鼎之作”。2000年,郭汉祥通过竞标,获得教育部面向21世纪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权,负责并主研该课题。研究成果被收入高教出版社《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分卷》,正式出版,全国发行。该课题获教育部二等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2004年,他主持或指导全国建材100余所中等职校中、高级工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国家职业标准》、《考工规范》、鉴定教材、鉴定试题库的编审工作,先后编审教材(专著)20余本、共500余万字,并在近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对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和全国建材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创全省全国行业之先


    学校办得有模有样了,郭汉祥并不满足,他把目标瞄准全省甚至全国,做到在行业内说得起硬话。


    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做支撑和他过硬的理论修养,组织上把四川省首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全国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的重任交给了郭汉祥。他没有辜负信任,从制定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考核大纲》,到主编全国建材鉴定教材,组织并指导鉴定试题工作,都亲自把关。10多年来,他到省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现场培训与鉴定,在80余个工种中开展初、中、高级工技能鉴定和技师、高级技师评审共3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有6000余人。


    郭汉祥带领鉴定所的同志,克服了观念、市场、技术等一个又一个难题,总结提炼出在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证中的“申请推荐、培训考核、鉴定评审、审批颁证”“四步八环”经验和系统操作方案在全省推行。今年3月,国家建材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郭汉祥的“四步八环”模式,在全国建材系统推广。(卢霞  本报记者  陈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