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浅谈补偿性教育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4-20  发稿编辑:刘庆

    所谓补偿性教育,就是对学生不足方面的教育,则“转差”工作深入的科学提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差生现象”理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


    把握原则,区别对待。补偿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所表现的行为与心理特点也是复杂的。针对补偿生的个别差异情况,要求老师把握原则,充分了解,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补偿教育对策,做好转化工作。


    循循善诱,因人施教。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补偿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慧,促进兴趣和激发动机,实现全面发展。老师必须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注重小心培植有意识地强化长处,淡化短处,促其成长。


    找准原因,排除障碍。要全面地了解分析研究造成学业不良、品德败坏、纪律涣散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排除障碍。


    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是补偿性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成为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模范,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不同的教材中,从不同的学生身上感受美,提炼美。


    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引导孩子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辨别是非,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分辨能力。


    社会教育是前提。社会的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补偿生尤为突出。社会教育必须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各级各部门要携手并进,整治不良因素,优化社会环境,让他们看到社会整体的进步,拒绝社会的不良因素,增强肌体的抵抗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