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组织召开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把防控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人,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好“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四落实工作。
二是完善监测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督促与指导。要求医疗机构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警觉性,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工作,认真做好发热和出疹病人的登记和复查工作,发现手足口病病人要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并做好病例的隔离和规范治疗,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强化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体系,健全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登记与报告制度,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患有发热、皮疹、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或医院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全力做好疫情的处置工作。充分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安排专人及时浏览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对疫情资料及时进行分析,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及时调查处理,做到发现一例、流调一例、追踪一例、管理一例,防止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对学校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要及时组织调查,切实落实传染病隔离、学生晨检、健康教育、教室通风、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是认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控水平。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及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手足口病的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报告相关规定、诊断标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疫区卫生处理,提高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与能力。
四是广泛开展宣教活动,普及防病知识。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广泛开展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在托幼机构、中小学、医院等场所开展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促进房间通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印刷相关宣传品,对群众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及时隔离治疗。
目前,全县无死亡病例和重症病例发生,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