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有月明两岸,浅海无波共一舟”。这是2008年在“巴蜀文化周”活动中,引起台湾同胞共鸣,文惊四座的一幅即兴撰联。撰联作者李发文是李白故里江油中学一名优秀的高级教师,他是参加“巴蜀文化周”活动的代表之一。
当台湾同胞与大陆朋友坦诚交流,畅谈友情,互赠墨宝,共表心迹的动人场面出现时,一种激情点燃了李老师的灵感,他由在场的台湾友人林文忠先生姓名联想到“林文忠公”——中华民族的伟人林则徐,林则徐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景仰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伟大的爱国民族英雄。进一步想到他的名言诗句,其中,“长空有月明两岸”一句小景描写,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正好映衬当今海峡两岸形势,明月清风,水波不惊,巧对出“浅海无波共一舟”绝好下联,手书赠予台湾代表们,共鸣尽欢。作者巧妙拈对,融情于景,激发了读者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潜引默化到对生活强烈的情感熏陶。文辞精妙,意境深远。
作者以一幅对联,描绘出人们所向往的台湾海峡壮丽秀美和谐的生动画面。“长空有月明两岸”,皓月当空,两岸同胞隔海相望,千里共婵娟。继可联想,两岸人民也同在一个太阳之下,万里晴空,和乐融融,又是何等心旷神怡!再展开,同是龙的传人,不忘故乡,思念亲人,吟唱梦幻,燃烧渴望,爱在深处,不是佳节也思亲。“浅海无波共一舟”则进一步升华意境,引人入胜。一个“浅”字,把几十年台湾海峡恶浪重重的隔膜淡抹下来,两岸关系并不是深不可渡,而是浅而可行,不可分割。“无波”二字一扫以往硝烟弥漫,怒海汹涌,惊涛烈岸,墙倾揖摧,沉舟折戟,阴森恐怖,心惊胆颤的紧张风云,而是风平浪静,阳光普照,春和景明,游船荡漾,渔歌互答,往来穿梭,无需隔海共婵娟,而是两岸同舟,血肉相连,肝胆相照,亲密无间,构成了多么恬静幽美的和谐画面啊!
作者的这幅即兴对联之精华在于描景伏理,气蕴于内, 在描绘憧憬的美妙愿景中蕴含着社会意义的生命力。使人读后心情随之荡漾,激发出对自然,对生活强烈的情感,激发出对海峡两岸人民更深的骨肉之情。作者层层深入,步步提升,委婉含蓄地把意境推上高端,体现了一种精神境界的社会美。
作者即兴对联的高妙之处还在于音韵节奏和对仗的工整,表现出强烈的韵律节奏和文辞对仗。上联韵律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音韵和谐,节奏协调,形成工对。“长空”对“浅海”,“有月”对“无波”,“明”与“共”都为意动用法,“两岸”与“一舟”数量相对,十分完美和谐。一幅对联竟把美景真情与精湛的艺术完美结全,构成了高度的审美价值。真是一幅绝妙佳作,不失为一条联结海峡两岸的和谐彩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