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央视春晚上,观众也许还记得这样一个情景:人偶歌舞《森林舞会》上演之际,一只色彩艳丽的鹦鹉嘴里叼着一枚树叶“请柬”,飞到主持人朱军手中……
小鹦鹉成了“活道具” 成功飞向春晚大舞台
在江油市西郊板房区内,一个金属鸟架上栖着两只羽毛红绿相间的鹦鹉。张林边给鹦鹉喂食生瓜子,边告诉记者,除夕的当天下午,他和女友携两只训练有素的鹦鹉,跟全体演职人员一道按时进入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的后台。在《森林舞会》演出前10多分钟,张林的女友带上那两只鹦鹉进入观众席左侧做好放飞的预备工作。春节晚会上的群口相声《团团圆圆》结束后,当台下的主持人周涛与站在台口的朱军相继朗诵一段串词之后,张林已经按照舞台导演的安排,悄悄地站在朱军身后的舞台通往后台的梯道上,主要任务是吸引鹦鹉飞向朱军。而他的身子正好被朱军遮挡住了,没漏出半点破绽。当时,张林的心紧紧地悬着,望着不远处的鹦鹉不停地默默念叨: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啊!原计划第一只放飞偏离,接着放飞另一只。幸运的是一举成功了,那只色彩艳丽的金刚鹦鹉不偏不倚飞过来,让朱军伸手轻轻接住了……
张林和女友热泪盈眶,紧紧拥抱庆祝鹦鹉“演出”的成功。第二天,他俩乘飞机飞回四川,与家人团聚时说:“现在我终于领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涵义!”
江油小伙迎难而上 训练鹦鹉学会飞叼东西
2008年10月,一个在北京从事舞蹈编导的朋友,告诉张林,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的一个节目,要使用鹦鹉作“活道具”,请他驯练鹦鹉。即由鹦鹉嘴叼一枚“请柬”,飞传到主持人手中。 这是一个难度挺大的活儿,因为过去从来没见过鹦鹉飞叼东西,更不要说让鹦鹉飞叼东西给陌生的主持人,但张林仍迎难而上。
2008年12月28日,他和女友携两只鹦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团体一道进驻央视春节晚会剧组基地,按照要求进行封闭式训练。为了确保晚会节目现场直播万无一失,剧组要求张林训练两只鹦鹉。于是,张林从北京某杂技团挑选出两只体形健壮、色彩艳丽、飞姿优美的姊妹鹦鹉。
由于鹦鹉怕生人,他们只好抓住其他节目排练的间歇进行训练。最初几天是让两只鹦鹉熟悉绚丽多彩的晚会舞台,接着便进行“飞传请柬”的训练:由女友在舞台左侧下面的观众席角落放飞鹦鹉,张林站在台口伸手轻轻接住,每天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训练这套规定动作。刚开始鹦鹉嘴里叼的是一只普通信封,后来才换成树叶形的纸片。而由春晚主持人朱军接触鹦鹉,则已是2009年1月19日,距晚会的直播不到一周时间。要让朱军跟两只鹦鹉在短暂的时间内“套近乎”,谈何容易。因此,驯练鹦鹉的强度越来越大,甚至通宵达旦……
农家子弟十年磨剑 训练飞禽走兽技艺精
张林今年28岁,家住江油市中坝镇城北村。1997年,张林初中毕业后,进入绵阳某杂技团学艺。1999年,张林进入德阳一家杂技团,成为一名驯兽师,专门驯练狗、猴、熊、狮、虎演节目,曾多次成功表演“狮虎大战”、“老虎走梅花桩”、“熊骑自行车”、“猴子走钢丝”等高难度节目。2000年冬天,成都野生动物世界对外开放,张林被聘为驯鸟师。在驯鸟高手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训练四川本土品种的鹦鹉,这些经过训练的鹦鹉,所表演的技艺,得到了游客的好评。
2007年,张林和女友来到北京发展,他俩先后为北京某杂技表演团体成功训练金刚鹦鹉20余只,金刚鹦鹉是外国引进的珍稀品种。2008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大型杂技晚会上,他们训练的金刚鹦鹉演技娴熟、高超,令观众大开眼界。由此,张林的驯鸟名气在京城不胫而走。
张林告诉记者,他除了把这份喜悦跟家乡父老乡亲分享,更主要的是要告诉兄弟姐妹们: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收获成功。他希望自己能在驯兽驯鸟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