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县六大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2-23  发稿编辑:刘庆

    一是强化食品卫生监管。重点要做好学校食堂、农村群体聚餐、灾民安置点、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及大中型餐馆等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场所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预防和控制发生霍乱、食物中毒、菌痢、甲肝等食源性疾病,加强相关症状人员监测,分析发病趋势,规范肠道门诊建设与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各乡镇政府要做好农村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加强检查和指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有效组织。


    二是强化生活饮用水监管。重点要做好城市供水单位的规划管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止水源污染,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与技术指导,加强学校、安置点等集中供水单位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指导农村群众正确选择饮用水源及开展消毒处理。坚持开展经常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督促和指导饮用水生产、供应单位及农村群众做好饮用水消毒处理,做好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


    三是强化学校卫生监管。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卫生保健指导服务站工作机制,落实好人员、职责、办公场地及工作经费。要全面搞好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加强学校食堂、小卖部及周边饮食摊点的食品卫生、饮用水监督监测与卫生技术指导;坚持晨检制度,密切监测、报告及分析传染病疫情;认真组织开展学生相关传染病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做好接种证查验工作;保持学校(板房学校)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及饮用水(自备水)消毒处理;认真做好开学前卫生安全检查。各中小学校校长是学校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四是强化建筑工地卫生监管。建筑工地的卫生安全是今年公共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督促建筑单位规范建设工地食堂,保障建筑工人的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与卫生技术指导,防止发生食源性疾病;做好建筑工人,特别是外来建筑工人的症状监测,重点监控输入性疾病(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病、疟疾、外来地方病等;做好建筑工人的针对性传染病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五是强化群体聚餐监管。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农村厨师接受卫生部门的培训及健康检查,保证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两证”齐全。农村聚餐信息的收集并及时通知当地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卫生指导。50人至100人,由村卫生站进行指导;100人以上至300人,由乡镇防保站和村卫生站共同进行指导;300人以上由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和乡镇防保站共同指导。主要注意食品采购、加工的卫生安全,做好餐饮具及饮用水消毒处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应认真进行指导并做好记录。


    六是强化灾民安置点监管。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辖区内灾民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按照“七有四强化”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做好安置点群众的症状监测与报告;对厕所、垃圾点进行消毒处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杀灭蚊蝇等病媒生物,维护环境清洁卫生;开展健康宣传与教育,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对自备水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要落实卫生防疫室的办公场地、人员、设备,以及必要的药品器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