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县科协抗震救灾 情系百姓冷暖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2-03  发稿编辑:刘庆

    “5.12”汶川8.0级大地震,将北川夷为平地并波及三台,造成部份房屋倒塌,公路、桥梁损毁,校舍垮塌。灾害发生后,三台县科协一班人情系百姓冷暖,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实施科学抗震救灾,为三台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群策群力,果断决策,在第一时间出刊了抗震救灾宣传资料,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5月13日上班后,针对“5.12”地震后群众盲目避灾的混乱局面,三台县科协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全体干部全力以赴为抗震救灾服务。主席陈明泉,副主席刘玲即刻上网搜寻抗震救灾科普资料,然后集成综合材料,安排编排出刊《三台科普》,把科学防震抗灾知识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务网于当天下午发往全县各级各部门,并通过政务网的“科普之窗”向社会发布,快速地普及了抗震救灾科普知识,缓解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压力。此后,又陆续将“户外怎样避震”、“地震后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等14种11000册抗震救灾科普读物和3400套科普挂图分别发送县内各机关、学校、企业、乡镇张挂。与三台电视台联系,及时播放抗震救灾光碟,较好的消除了群众的惶恐心理,恢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地震后,中共三台县委安排县科协联系老马乡,科协负责人与县领导一道深入灾区查灾,组织群众一手抓抗灾,一手抓科学抢收抢种。同时组织老马乡的干部群众向灾区捐款6000余元,捐衣物5000余件,捐钢钎1000余根。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捐款25000余元,组织机关和离退休干部捐款10000余元,交纳特殊党费400元,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了经济和物资上的支持。

    面对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危险,组织群众疏散,实现了“零”伤亡目标。针对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危险,与所联系的老马乡党政领导一道,精心研制疏散转移方案,分别制定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溃坝转移方案,明确疏散纪律,建立“三支队伍”。对小围村二、六社70多户近400人不愿转移的情况,逐户做工作直到转移。接到县指挥部命令后,在5月31日清晨9时前,将该乡三分之一溃坝淹没区内5个村的4562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实现了安全转移“零”伤亡目标,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心系群众冷暖安危,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有效地解除了群众疾苦。4500余名群众转移后,有1700人投亲靠友,但有近3000人安置在山地村空旷的山野里搭建的帐棚内,夏日酷暑,炎热难耐,各安置点不断传来老人、小孩生病和群众入厕难、用水难、用电难、许多群众想返家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反馈情况,制定出“险情不除,避灾不止;分散安置,绝不集中;限制准入,规范管理;加强防范,确保安全”的三十二字方针。既减少了群众疾苦,又消除了群众离家的顾虑,使其全部投亲靠友,在堰塞湖洪水到来时,群众无一伤亡,群众财产无一例损失。

    实事求是查灾,认真核实情况,为救灾救助提供第一手资料。按中共三台县委的部署,县科协专门派出工作人员,与“5·12”地震倒损农房核查组技术人员一道,顶烈日、冒酷暑、迎风雨,深入各村、社、户查看群众房屋受损情况,按统一标准评出了“轻微损坏”、“一般损坏”、“严重损坏”、“倒塌”四种类型,并登记造册,对老马乡3973户群众的房屋进行系统核查,基本达到干部群众满意的效果,为救灾、救济、救助和重建家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三台抗震救灾和科普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规划,认真督察,切实抓好灾后重建工作,为了使农房受损的灾民温暖过冬。三台县科协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与联系的老马乡领导一道,对农房重建工作实施科学规划,严格质量检查,严格建筑材料价格检查,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目前,应重建的930户灾民中,已经完成650户,占应重建农户的70%,实现了倒损农房户春节前搬进新居温暖过冬的目标要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