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6位抗震救灾公安英模到北川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12月12日,离“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了7个月。来自绵阳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16名抗震救灾全国英模,走进北川擂鼓镇的板房小区,看望慰问暂住在此的16位受灾困难群众,并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让他们能够安稳地度过震后首个冬天。
这一天,难得的冬日暖阳照耀着依然美丽的羌山涧江水。记者在北川擂鼓镇看到,震后7个多月的场镇,虽说灾后重建房屋显得杂乱,但场镇新建的街道整洁。村民们的热情一如既往,一些年轻人在新建的小广场里打羽毛球,有的村民在灌香肠晒腊肉,还有的妇女在板房里看电视纳鞋垫,处处展现着羌族同胞面对灾难后的安宁详和。
置身当地派出所借用的该镇某企业的板房工会活动室,这里正举行“绵阳抗震救灾公安英模与灾区群众手拉手,心连心茶话会”活动。16名抗震救灾全国英模,怀揣爱心,手拎棉被、电热毯、食用油、大米等物品,从涪城,三台,江油,平武等地赶来。他们将这些价值近5000元,凝聚着公安民警一片爱心的物资送给了到场的16名灾区困难群众。
暂住在擂鼓镇胜利板房小区的张艳珍大娘今年65岁,是擂鼓镇胜利村人“5.12”地震震垮她家的房屋,年老体弱的她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勾云章见状,决定一对一帮扶她。家住擂鼓镇银定村的杨胜兴夫妇,地震把他俩在北川中学读书的大女儿变成了残疾人,震垮了家里的房屋,小儿子尚在擂鼓镇小学读书,家庭贫困,帮扶他家的“爱心妈妈”蒋晓娟,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给她的300元钱转赠给杨胜兴的妻子,并对她说:“你今后有啥困难,随时打电话找我,我会尽力帮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