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他为警徽添光彩——记八洞派出所群益警务室民警谢文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12-06  发稿编辑:

          他工作在最基层,战斗在最前沿;他以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全力保护群众的利益;他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警徽增光添彩,赢得了辖区内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公安局八洞派出所群益警务室民警谢文光。


         现年34岁的谢文光,2005年10月从部队转业后一直从事乡村民警工作,三年多来,他尽职尽责工作,无私无畏奉献,为所在地护稳定、保平安、解民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抓坏人一马当先


          2007年3月,刚到八洞派出所上班的谢文光,听同事讲当地摩托车被盗现象十分猖獗,而且当天就发生了两起摩托车被盗案,曾为军人、正气凛然的谢文光,对此满腔怒恨,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一名警察的责任重大。于是,他没作任何休整便投入到了案件侦破的紧张战斗之中,经过10余天与同事们逐村逐户地走访调查,于4月7日下午协助兄弟单位成功抓获了涉嫌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紧接着谢文光又和战友们一道,主动放弃周末的休假时间,远赴中江、绵竹等地,夜以继日的摸情况、找线索,于去年4月上旬抓获了涉嫌销赃的犯罪嫌疑人唐某某、彭某某等3人,追回被盗摩托车4辆,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八洞派出所的形象也随之陡然上升。


        在入住群益警务室以后,谢文光结合辖区治安状况,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为重点,采取蹲点守候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一方治安稳定。


         今年3月20日12时许,警务室接到相邻的建平镇凉水沟村村民陈键报案,头天晚上11时停放在八洞镇万紫砖厂内的一辆拖拉机被盗,价值1万余元。谢文光接警后,立即向派出所汇报情况,随后与战友一方面在案发地周围展开走访调查,一方面赶到中江县通济收费站调取监控录像。17时许,发现达贵辉、罗朝国、陈孝刚等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可都不是本地人,怎样才能将案犯绳之以法?他们从治安耳目提供的情况得知嫌疑人罗朝国在八洞场镇有租房,于是顺藤摸瓜,终于将3名犯罪嫌疑人在租房内当场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了盗窃和藏匿拖拉机的犯罪事实。受害人陈建从民警谢文光手中接过车钥匙时万分感激地说:“我以为车子再也找不回来了,你们警察真是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神。”


         据八洞派出所记载,今年1至3月,谢文光同战友们先后破获刑事案件9件,依法打击处理4人,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辖区内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解民忧刻不容缓


        2007年6月3日晚8时许,一位妇女急匆匆地来到警务室报案,称其1小时前在八洞镇综合市场口丢失了4000元的物品,请公安人员帮忙寻找。谢文光一边给失主倒茶,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家住三台县城“耀森花园”的报案人谭蓉,乘坐成都至三台的班车回家,当天下午5时许,途经八洞镇综合市场口时有3个人下车,将与谭女士颜色形状相仿的手提袋提走了,坐在车上的谭女士当时没留意,直到三台车站时才发现东西不见了,于是赶回八洞派出所报案。得知情况后谢文光立即与三台客运司机联系了解情况,紧接着到八洞镇综合市场附近走访群众,后来在八洞卫生院对面一小卖部了解到,提走谭女士手提袋的人是一位姓罗的摩的司机,向红庙村方向去了。于是派出所民警想方设法与姓罗的摩的司机取得了联系,带上失主一起赶往八洞镇红庙村3组,终于在一个叫周永贵的家里找到了谭女士丢失的价值3500余元的物品。贵重物品失而复得,谭女士眼里充满感激的泪水:“谢谢,谢谢警察同志”。


         今年2月下旬,群益学校两名女生离家出走,两天没来上课了。谢文光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相关知情人进行调查走访,并在网上发布了寻人启事,可时间过去了两天仍没消息,其中一个孩子远在上海打工的母亲也专程赶了回来,焦急万分。谢文光为此寝食不安。后来,他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与其学生家长一道利用各种渠道在三台县城寻找……3月3日,终于了解到两女生在三台佳琪广场附近某OK厅打工,在潼川派出所的协助下将两名女生送回了家。

              保稳定义不容辞


         辖区马鞍山村一社花甲老人游联仲,2001年因怀疑亲属向其下毒报案,没得到满意答复后,曾几度到成都、北京、上访,是当地闻名的“老上访户”。2007年4月18日下午,三台县公安局正在群益警务室检查工作,谢文光接到一群众打来报警电话:马鞍山村1队游联仲又欲乘车进京上访。接警后,谢文光马上联系镇政府分管领导及村社干部火速赶到现场,对游联仲进行说服劝导,将其带回了家中。看到游联仲一贫如洗的家,同是农村出生的谢文光不是滋味。第二天,他带上日常生活用品去看望游联仲老人,随后谢文光就向当地党委政府作了汇报,联系政府解决了游联仲的基本生活问题,并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去看望一次。从此以后,游联仲再也没有上访了,而且逢人便说:“谢警官是好人,我不能再给他和政府添麻烦了”。


        三年多来,每当老百姓对谢文光说感谢时,他总是说:“不用谢,这是人民警察应该做的,有事请与我联系。”


     “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件琐碎而平凡的事,但当看到自己的工作换来了群众的张张笑脸时,自己也同样觉得快乐,生活也同样精彩。”面对艰辛的民警工作,谢文光如是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